“半”文言文意思
“半”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半”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bàn

“半”字的古汉语解释

bàn

1.名词 一半,二分之一。《信陵君窃符救赵》:“侯生曾无一言词送我。”

2.名词 中间。《登泰山记》:“山居雾若带然。”

pàn

量词 大块。《汉书·李陵传》:“令军人持二升糒,一冰。”

【半壁】1.墙的一半.2.半边。刘沧《雨后游南门寺》:“楼台秋月迥,一川烟水夕阳平。”

“半”国语辞典解释

bàn

形容词
1.二分之一的。例: 「半數」「半邊」「半碗飯」「年過半百」

2.在……中間。例: 「半夜」「半路」「半山腰」 。唐.張繼〈楓橋夜泊〉詩: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3.比喻極少。例: 「一星半點」「一分半鐘」

副词
部分、不完全的。例: 「半成品」「半生不熟」「半新不舊」「一知半解」


名词
事物二分之一的部分。例: 「剖半」「一半」《莊子.天下》「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半”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韻會𠀤博漫切,般去聲。
說文物中分也。从八从牛。牛爲物大,可以分也。
易·繫辭思過矣。
禮·學記不善學者,師勤而功
韓非子·內儲篇疑也者,以爲可者,不可者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普切,音泮。大片也。
前漢·李陵傳令軍士人持二升糒,一冰。
師古曰:,讀曰判。判,大片也。
 又韻補叶𤰞眠切,音鞭。
道藏謌遊雲落太陽,颰景凌三天。千秋似淸旦,萬歲猶日

“半”形意通解

略說:」字春秋金文會把牛分割為兩半,是「」的初文(何琳儀)。本義是剖開,引申為一半。

詳解: 春秋金文從「」從「」,「」亦是聲符。會把牛隻分割為兩半之意,是「」的初文(何琳儀)。本義是剖開。把事物切開,即成兩半,故「」有一半之義。「」象物體被分開兩半,既是「」的意符,又是聲符。參見「」。春秋戰國文字或改意符「」為意符「」(參十三年上官鼎、侯馬盟書字形)或「」(子禾子釜),「」和「」都是先秦常用量器,會半斗或半升之意。張光裕認為這顯示當日人們的交易曾以半斗作為量物的單位。後來又改意符「」為形近的聲符「」(參半𧷔鼎、古幣字形)。

  金文用作數詞,表示一半,秦公簋:「一斗七升大半升」。古璽用作姓氏。

  漢帛書「」假借為「」,《馬王堆帛書.六十四卦.屯》第27行:「初九,半遠,利居貞,利建侯。」「半遠」傳世本《周易》作「磐桓」,「磐桓」即「盤桓」,徘徊不進之貌。意謂初九,徘迴不前,只宜居處守正,只宜建立諸侯。

  《說文》:「半,物中分也。从八从牛,牛爲物大,可以分也。凡半之屬皆从半。」張舜徽《說文解字約注》:「半字从牛,不止於牛而已,特舉牛以概萬物耳。本書〈牛部〉:『物,萬物也。牛為大物,故从牛。』是其義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