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怛”文言文意思
“怛”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怛(简繁同形)
拼音:dá
“怛”字的古汉语解释
dá
1.形容词 悲痛;痛苦。《屈原列传》:“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又】<形使动>使……悲痛。《柳毅传》:“悲泗淋漓,诚怛人心。”
2.动词 惊恐;害怕。《史记·文帝本纪》:“为之怛怛不安。”
【又】<动使动>使……害怕。柳宗元《三戒·临江之麋》:“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之。”
【怛化】1.惊吓的样子。2.死亡。
“怛”国语辞典解释
dá
动词1.悲痛、憂傷。《詩經.檜風.匪風》:「顧瞻周道,中心怛兮。」
2.驚恐、畏懼。唐.獨孤及〈代書寄上李廣州〉詩: 「推誠魚鱉信,持正魑魅怛。」
3.威嚇、恐嚇。唐.柳宗元〈三戒.臨江之麋〉:「群犬垂涎,揚尾皆來,其人怒怛之。」
名词
懼怕。《文選.左思.魏都賦》:「顧非累卵於疊棋,焉至觀形而懷怛。」
“怛”康熙字典解释
集韻得案切,音旦。說文憯也。
前漢·武帝詔支體傷,則心憯怛。
又唐韻集韻類篇韻會當割切玉篇丁割切,𠀤音妲。
廣韻悲慘也。
增韻驚也,懼也。
莊子·大宗師無怛化。
禮·儒行註言之不愊怛也。
疏愊怛,謂急促之意。
釋文怛,驚怛也。
又勞也。
詩·齊風勞心怛怛。
又或作𢛁。
詩·𨻰風中心怛兮。
前漢·王吉傳引詩作𢛁。
亦作憚。入聲。
周禮·冬官考工記·矢人則雖有疾風,亦弗之能憚矣。
釋文音怛,都達反。
或作𢘇。通作旦。◎按隂復春云:說文得案切。
又當割切。
又曰怛或从心在旦下,作𢘇,音義皆同。是當以去聲爲本,入聲爲次。自玉篇怛,𢘇二字分音,相承巳久,字彙踵訛,正字通辨之未明,今爲剖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