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惮”文言文意思
“惮”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憚简化方式:偏旁类推
拼音:dàn/dá
“惮”字的古汉语解释
dàn
1.动词 怕;害怕。《论语·学而》:“过则勿惮改。”
2.形容词 形容非常威严。《战国策·秦策》:“王之威亦惮矣。”
3.形容词 通“瘅”。劳苦。《诗经·大东》:“哀我惮人。”
【又】<形使动>使……劳苦。《诗经·小明》:“心之忧矣,惮我不暇。”
dá
通“怛”,惊惧。《周礼·考工记·矢人》:“则虽有疾风,亦弗之能惮矣。”
【惮烦】怕麻烦。
【惮赫】声势很大的样子。
“惮”国语辞典解释
dàn
动词怕、畏懼。《楚辭.屈原.離騷》:「豈余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 《晉書.卷四五.劉毅傳》:「毅幼有孝行,少厲清節,然好臧否人物,王公貴人望風憚之。」
“惮”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韻會徒案切正韻杜晏切,𠀤音但。說文忌難也。从心單聲。一曰難也。
增韻畏也。
又集韻得案切,音旦。
書·畢命彰善癉惡。或作憚。
又集韻丁賀切,音跢。
說文勞病也。本作癉,或从心。
詩·小雅憚我不暇。
朱註憚,勞也。
又集韻尺戰切,音硟。難也。
揚子·方言齊魯曰憚。
又韻會昌善切。慢易也。
又集韻蕩旱切,音蜑。勞也,難也。
詩·小雅哀我憚人。
又集韻黨旱切,音亶。勞也。
又通作怛。
周禮·冬官考工記·矢人則雖有疾風,亦弗之能憚矣。
釋文音怛,都達反。
又韻會唐干切,音壇。驚怛也。
莊子·達生篇以鉤注者憚。
又五音集韻於權切,音𡣬。車敝貌。
“惮”形意通解
略說: 金文與篆文從「心」,「單」聲,本義為畏難、畏懼。詳解: 金文與篆文從「心」,「單」聲,本義為畏難、畏懼。《說文》:「憚,忌難也。从心,單聲。一曰:難也。」段玉裁注:「憚,忌難也。憎惡而難之也。《詩》亦叚爲『癉』字,《大東》『哀我憚人』是也。从心,單聲……當作『難之也』。難讀去聲。今本奪『之』字。凡畏難曰憚,以難相𢙷嚇亦曰憚。昭十三年《左傳》曰:『憚之以威。』《周禮》:『暴内陵外則壇之。』壇,書或爲憚。大鄭讀從『憚之以威』之憚。《西京賦》曰:『驚蛧蜽憚蛟蛇。』」
金文見於中山王鼎。
古書用作本義,表示畏懼,如《論語.學而》:「過,則勿憚改」;亦引申為敬畏,《漢書.東方朔傳》:「諸侯憚」。
「憚」亦通作「彈」,表示動彈,如王實甫《西廂記》:「怕待動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