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韨”文言文意思
“韨”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韨”字

繁体:简化方式:偏旁类推

拼音:

“韨”字的古汉语解释

1.名词 古代贵族祭祀时戴的蔽膝,用熟皮做成,遮在膝前。《汉书·王莽传》:“服天子冕。”

2.名词 通“绂”,系印章或佩玉用的丝带。《汉书·诸侯王表》:“奉上玺。”

“韨”国语辞典解释

名词
古代衣裳前的蔽膝,用熟皮製成。形制、圖案、顏色按身分、等級不同而有區別。《禮記.玉藻》「一命縕韍幽衡,再命赤韍幽衡。」 《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上》「於是莽稽首再拜,受綠韍袞冕衣裳。」

“韨”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韻會分勿切集韻分物切,𠀤音弗。
說文本作巿,韠也。篆文从韋从犮。
徐鉉曰:今俗作紱,非是。
禮·玉藻一命縕韍幽衡,再命赤韍幽衡,三命赤韍蔥衡。
此𤣥冕爵弁服之韠,尊祭服,異其名耳。韍之言蔽也。
前漢·諸侯王表奉上璽韍。
師古曰:璽之組也。
 又集韻方未切,音沸。蔽膝也。巿,遮羞布。

“韨”形意通解

《說文》:「巿,韠也。上古衣蔽前而已,巿以象之。天子朱巿,諸矦赤巿,大夫葱衡。從巾,象連帶之形。韍,篆文巿從韋從犮。」據《說文》,「」乃「巿」之篆文,參見「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