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莩”文言文意思
“莩”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莩(简繁同形)
拼音:fú/piǎo
“莩”字的古汉语解释
fú
名词 芦苇秆里的薄膜。《汉书·中山靖王传》:“今群臣非有葭莩之亲,鸿毛之重。”
piǎo
通“殍”,饿死的人。《孟子·梁惠王上》:“野有饿莩。”
“莩”国语辞典解释
fú
名词1.指禾本科蘆葦屬,蘆葦稈內壁上之薄膜。
2.蘆莖裡的薄膜。《漢書.卷五三.景十三王傳.中山靖王劉勝傳》:「今群臣非有葭莩之親,鴻毛之重。」 唐.顏師古.注:「晉灼曰:『莩,葭裡之白皮也,皆取喻於輕薄也。』」
piǎo
名词餓死的人。通「殍」 。《孟子.梁惠王上》:「民有飢色,野有餓莩。」
“莩”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芳無切,音孚。前漢·中山靖王傳今羣臣非有葭莩之親,鴻毛之重。
註葭,蘆也。莩者,其𥮉中白皮至薄者也。
又爾雅·釋草莩,麻母。
註苴麻盛子者。
儀禮·喪服小功布衰裳,澡麻帶絰。
註澡者,治去莩垢,不絕其本也。
又唐韻古音縛謀反。
集韻房尤切,𠀤音浮。草名。
又廣韻平表切。與殍通。
孟子野有餓莩。
疏郊野之閒有餓而死者。
又通摽。
王應麟·詩攷莩有梅。莩,零落也。
前漢·食貨志作𦭼。詳𦭼字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