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缟”文言文意思
“缟”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缟”字

繁体:简化方式:偏旁类推

拼音:gǎo

“缟”字的古汉语解释

gǎo

1.名词 细白的生绢。晁错《论贵粟疏》:“乘坚策肥,履丝曳。”《赤壁之战》:“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者也。”

2.形容词 白。张载《扇赋》:“飘羽于清霄,拟妙姿于白雪。”

“缟”国语辞典解释

gǎo

名词
白色的絲織品。漢.鼂錯〈論貴粟疏〉:「乘堅策肥,履絲曳縞。」


形容词
白色的。例: 「縞素」《詩經.鄭風.出其東門》「縞衣綦巾,聊樂我員。」

“缟”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考切,音杲。
說文鮮色也。
博雅練也。
小爾雅繒之精者曰縞。
書·禹貢闕篚𤣥纖縞。
縞,白繒。
詩·鄭風縞衣綦巾。
縞衣,白色男服。
禮·檀弓祥而縞。
縞,謂縞冠。
 又玉藻縞冠素紕,旣祥之冠也。
縞是生絹又。
王制殷人哻而祭,縞衣而養老。
殷尚白,而縞衣裳。
戰國策强弩之末,不能穿魯縞。
前漢·地理志註縞,鮮支也,卽今所謂素者也。
 又廣韻古到切集韻居號切,𠀤音誥。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