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文言文意思
“恍”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恍(简繁同形)
拼音:huǎng
“恍”字的古汉语解释
huǎng
1.形容词 失意的样子。《梦游天姥吟留别》:“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2.形容词 模糊不清。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于是处子若恍有望而不来。”
3.副词 突然。刘伶《酒德颂》:“兀然而醉,恍尔而醒。”
“恍”国语辞典解释
huǎng
形容词參見「恍惚」 條。
副词
1.彷彿、好像。例: 「恍如隔世」 。宋.蘇軾〈滿江紅.清潁東流〉詞: 「相看恍如昨,許多年月。」 《紅樓夢》第三回:「這個人打扮與眾姑娘不同,彩繡輝煌,恍若神妃仙子。」
2.突然、猛然。例: 「恍然大悟」 。《醒世恆言.卷四.灌園叟晚逢仙女》:「秋公聽說,心下恍悟道:『恁般說,莫不這位小娘子是神仙下降?』」
“恍”康熙字典解释
集韻韻會𠀤虎晃切。與慌怳𠀤同。老子·道德經惚兮恍兮。
又廣韻古黃切集韻姑黃切,𠀤音光。武也。本作僙。通作光。
“恍”形意通解
略說: 從「心」,「光」聲,本義為模糊、迷離。詳解: 從「心」,「光」聲,本義為模糊、迷離。《老子》:「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恍」可表示仿佛、好像。明何景明〈畫鶴賦〉:「恍映雪而偃蹇,若順風而飄揚。」
「恍」還表示突然醒悟。《紅樓夢》第95回:「大家此時恍然大悟。」
「恍」也表示一閃而過。《紅樓夢》第101回:「方轉過山子,只見迎面有一個人影兒一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