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文言文意思
“或”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或”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huò

“或”字的古汉语解释

huò

1.代词 有的;有的人;有的事。《寡人之于国也》:“百步而后止。”

2.副词 有时。《归去来兮辞》:“命巾车,棹孤舟。”

3.副词 又。《诗经·宾之初筵》:“既立之监,佐之史。”

4.副词 或者;或许。《冯婉贞》:“猱进鸷击,能免乎?”

5.形容词 通“惑”,迷惑。《汉书·霍去病传》:“别从东道,失道。”

“或”国语辞典解释

huò

副词
也許。例: 「或許」《史記.卷二八.封禪書》「其神或歲不至,或歲數來。」


连词
表示選擇或列舉。例: 「或是」「或者」「喜或怒」「哀或樂」「去或不去?」 《新唐書.卷九七.魏徵傳》「今之刑賞,或由喜怒,或出好惡。」 《三國演義》第三七回:「或駕小舟游於江湖之中;或訪僧道於山嶺之上;或尋朋友於村落之間;或樂琴棋於洞府之內:往來莫測,不知去所。」


代词
1.泛指人或事物。相當於「有人」「有的」《禮記.中庸》「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 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五上.滇遊日記二》「群山叢突,小石峰或朝或拱,參立前塢中。」

2.誰。表示疑問的語氣。《詩經.豳風.鴟鴞》「今女下民,或敢侮予!」 《文選.潘岳.藉田賦》「昔者明王以孝治天下,其或繼之者,鮮哉希矣。」

“或”康熙字典解释

集韻越逼切,音閾。
說文邦也。从口从戈,以守一。一,地也。通作域。
 又廣韻胡國切集韻韻會正韻穫北切,𠀤音惑。疑也。凡曰皆闕疑之辭。
易·乾卦躍在淵。
朱子·本義疑而未定之辭。
 又與惑通。怪也。
孟子乎王之不智也。◎按六書有假借,本是邦字,借爲疑字,後人加土爲域,加心爲惑。而於字,止作曰之用,幷其本義而忘之矣。

“或”形意通解

略說: 甲骨文象有納柲的「管銎斧」或「柲帽」之形,是一種兵器。後來柲形與「」分離,可能是變形音化,以「」(「」的初文)作為「」的聲符。

詳解: 甲骨文象有納柲的「管銎斧」或「柲帽」(參見下面的「其他圖片」)之形,是一種兵器。(李學勤、謝明文)商代晚期的金文與甲骨文同,後來柲形與「」分離。謝明文認為「」的脫落可能是變形音化,以「」(「」的初文)作為「」的聲符。「」的周圍或加上飾筆,「」形又演變為象「」形,為《說文》小篆所本。後來的人根據訛變的字體,又誤把疆域、國家之類的假借當作「」的本義或引申義,於是把「」附會成一個會意字,故《說文》云:「或,邦也。从囗从戈,以守一。一,地也。

  「」在甲金文中多用為人名、國名或族名。如《合集》4268:「乙亥卜,永鼎(貞):令或來歸。」季老或盉:「季老或乍(作)文考大白(伯)□□。

  「」也假借作副詞,訓為「」、「」。如《屯南》2991+620+2291「其或幼(?)盂田」,「」是和祭祀有關的動詞,全句意謂在盂地之農田再一次舉行幼祭。(謝明文)[妾子]𧊒壺:「或[目又](得)[户臣貝](賢)[左犬](佐)司馬賈。

  「」還表示區域、疆域。如《輯佚》690+《合集》36182:「遇(?)夷方率伐東或。」表示遭逢夷方率兵攻伐東土。又如㝬鐘:「㝬其萬年,畯保四或。」黃金貴指出西周金文的「」都讀為「」。大西克也進一步認為春秋金文乃至郭店楚簡、楚帛書等資料中的「」、「」、「宀或」等都應讀為「」,表示地域、領域,而不是表示國家。如《上博竹書一.緇衣》簡7:「亖(四)或(域)川(順)之。《郭店簡.緇衣》簡12作「四方[川心](順)之」。「四或」和「四方」都泛指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