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文言文意思
“降”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降”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jiàng/xiáng

“降”字的古汉语解释

jiàng

1.动词 从高处往下走。《游黄山记》:“一路沿危壁西行,凡再升。”

2.动词 降落;下降。《唐雎不辱使命》:“怀怒未发,休祲于天。”

3.动词 降低;减缓。《送东阳马生序》:“未尝稍辞色。”

4.动词 莅临;光临。《湘夫人》:“帝子兮北渚。”

5.动词 降生;出生。《离骚》:“惟庚寅吾以。”

xiáng

1.动词 降服;制服。《信陵君窃符救赵》:“今邯郸旦暮秦,而魏救不至。”

2.动词 投降。《赤壁之战》:“比至南郡,而琮已。”

“降”国语辞典解释

jiàng

动词
1.從上落下。例: 「降雨」「下降」「迫降」「喜從天降」

2.尊貴人物蒞臨、光臨。例: 「降駕」「光降」《文選.潘岳.藉田賦》「於是我皇乃降靈壇,撫御耦。」

3.賜予、給予。例: 「降福」「降罪」《詩經.小雅.節南山》「昊天不惠,降此大戾。」

4.壓低、貶抑。例: 「降級」「降職」「降低」「降價」「降格以求」

xiáng

动词
1.屈服、服從。例: 「投降」「寧死不降」《春秋.莊公八年》「夏,師及齊師圍郕,郕降于齊師。」

2.制服、馴服。例: 「降龍伏虎」「一物降一物」 。唐.杜甫〈秦州雜詩〉二〇首之三:「降虜兼千帳,居人有萬家。」

“降”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下江切集韻韻會正韻胡江切,𠀤音缸。
爾雅·釋詁,落也。
禮·曲禮羽鳥曰
釋文,戸江反。
 又爾雅·釋言,下也。
書·堯典二女于嬀汭。
禹貢桑土旣蠶,是丘宅土。
北過水。
水經注鄭註尚書,北過水,云:,下江反,聲轉爲共。今河內北共山,淇水共水出焉,東至魏郡黎陽,入河,近所謂水也。周時國於此地者,惡言,故攺爲共耳。
 又玉篇,伏也。
春秋·莊八年師及齊師圍郕,郕于齊師。
 又爾雅·釋天婁,奎婁也。
奎爲溝瀆,故爲
孫炎云:,下也。
左傳·襄三十年於是歲在婁,婁中而旦。
周七月,今五月,婁中而天明。
釋文,戸江反。○按集韻、類篇收入絳韻,作胡切,非。
 又集韻乎攻切,音䃔。下也。
 又屈原·離騷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
,乎攻反。
班固·北征頌奉聖皇之明策,奮無前之嚴鋒。採伊吾之城壁,蹈天山而遙
 又唐韻正古音洪,凡下之,與服之,俱讀爲平聲。故自漢以上之文無讀爲去聲者。
詩·召南未見君子,憂心忡忡。亦旣見止,亦旣覯止,我心則
 又大雅瑟彼玉瓚,黃流在中。豈弟君子,福祿攸
旣燕于宗,福祿攸。公尸燕飮,福祿來崇。
左傳·哀二十六年六卿三族聽政。
,和同也。和同卽切字,乃疾言徐言之別耳。
楚辭·九歌靈皇皇兮旣,猋遠舉兮雲中。
 又天問皆歸射𥷚而無害厥躬,何后益作革而禹播。◎按下之今讀去聲,相沿已久,然唐韻正歷有明據,應從之。類篇字無平聲,非。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巷切,音絳。
玉篇下也,落也,歸也。
正韻貶也。〇按以去聲爲正音,自玉篇始。
 又叶胡郞切,音杭。
楚辭·九歌靑雲衣兮白霓裳。舉長矢兮射天狼,操余弧兮反淪
東方朔·七諫忠臣貞而欲諫兮,讒諛毀而在旁。秋草榮其將實兮,微霜下而夜
 又叶胡貢切,鴻去聲。
郭璞·山海經巫咸贊羣有十巫,巫咸所統。經技是𢯱,術藝是綜。采藥靈山,隨時登
北齊·享廟樂章彝斝應時,龍蒲代用。藉茅无咎,福祿攸
 又叶餘亮切,音漾。
習鑿齒燈詩煌煌問夜燈,修修樹閒亮。燈隨風煒𤍞,風與燈升
 又叶覃韻。
梁鴻·適吳詩遊舊邦兮遐征,將遙集兮東南。心惙怛兮傷悴,志菲菲兮升。欲乗策兮縱邁,疾吾俗兮作讒。○按諸韻書無叶覃韻者,存俟考証。

“降”形意通解

略說: 甲骨文從「」從二「」,「」象山丘、山陵之形,二「」象兩隻腳趾向下的腳。全字表示二足從山上往下走。引申為下降、降落、降臨、降服之意。

詳解: 甲骨文從「」從二「」,「」象山丘、山陵之形,二「」隸定作「」,象兩隻腳趾向下的腳。「」與二「」會二足從山陵自上往下走之意。「」字又可引申為降落和降臨的意思,後又引申出降服之意。《說文》:「降,下也。从𨸏,夅聲。《詩.大雅.公劉》:「陟則在巘,復降在原。」鄭玄箋:「陟,升;降,下也。」「」、「」二字相對,二止登山為「」,下山為「」。參見「」。

  甲骨文中,「」字可用作本義,表示下降,如《合集》15377:「降陟」,「」與「」便分別表示了下降與上陞。另如《合集》14178:「茲云其㞢降其雨」,則有落下之意。甲骨文中常見「降永」一吉祥用語,就是降下祥瑞的意思。另外,甲文亦有作降服用的例子。如《屯南》2301:「方來降」,「」指「方國」,意指「方國來投降」的意思。

  金文也有用作本義,表示下降,如散氏盤:「陟剛(崗)三奉(封),降以南」,即是登上山崗,這是第三次的封地,從山崗南部下山。至於禹鼎:「用天降大喪于下或(國)」,指上天對國家降下大禍,「」字有降落的意思。另外,金文除了有從阜、從二止的構形外,中山王鼎「」字又增「」以顯示其移動,不降矛則增「」以標其為地名。

  後人為降服之「」另造晚出省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