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文言文意思
“排”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排”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pái/pǎi

“排”字的古汉语解释

pái

1.动词 推;推开。诸葛亮《梁父吟》:“力能南山。”

2.动词 排挤;排斥;排除。《后汉书·贾逵传》:“诸儒内怀不服,相与之。”

3.动词 排除;消除;排解。《战国策·赵策三》:“为人患释难难解难纷乱而无所取也。”

4.动词 排水;排泄。《孟子·滕文公》:“决汝汉,淮泗,而注之江。”

5.动词 冲向;冲击。《<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怨愤所,如怒涛壑,不可遏抑。”

6.动词 排列;编排。白居易《春题湖上》:“松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7.副词 挨个地;一一地。《高祖还乡》:“社长门告示。”

【排奡】矫健、刚劲貌。

【排阖】推门。

【排空】凌空。

【排揎】数落;斥责。

【排拶】挤压。

【排訾】排斥诋毁。

“排”国语辞典解释

pái

动词
1.推、擠開。《說文解字.手部》「排,擠也。」 例: 「排山倒海」「獨排眾議」《文選.孔稚圭.北山移文》「將欲排巢父,拉許由。」 《水滸傳》第六二回:「(盧俊義)被浪裡白跳張順排翻小船,倒撞下水去。」

2.消除、除去。例: 「排憂解難」 。南唐.李煜〈浪淘沙.往事只堪哀詞〉:「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

3.擯斥、排斥。例: 「排擠」「排擯」 。宋.陸游〈夜讀范至能攬轡錄言中原父老見使者多揮涕感其事作絕句〉:「公卿有黨排宗澤,帷幄無人用岳飛。」

4.疏導、疏通。《孟子.滕文公上》「決汝、漢,排淮、泗,而注之江。」

5.一個接著一個,依照順序擺列。例: 「排隊」「排字」「把桌椅排整齊。」 唐.白居易〈春題湖上〉詩: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

6.安置、設置。例: 「安排」《水滸傳》第四一回:「當日穆弘叫莊客宰了一頭黃牛,殺了十數個豬羊雞鵝魚鴨,珍肴異饌,排下筵席,管待眾頭領。」

7.練習演戲。例: 「排演」「排練」「排戲」「彩排」

8.汽、機車換檔。例: 「手排」「自排」

名词
1.排成的橫列。例: 「前排」「他個子高,總是坐在後排。」

2.量詞。計算成列人或物的單位。例: 「兩排行道樹」「九排座位」「站成一排」

3.陸軍的編制單位。四班為一排,四排為一連。

4.用竹子或木頭編排而成的水上交通工具。例: 「竹排」「木排」

5.排骨肉的簡稱。或指切成扁平狀的肉片。例: 「牛排」「豬排」「雞排」

6.排球隊的簡稱。例: 「女排」「男排」

形容词
橫列在一起的。例: 「排簫」「排鼓」

pǎi

名词
舊時搬家用的車子。參見「排子車」 條。


动词
方言。將鞋子撐大,便於合乎某種形狀。例: 「將那兩雙鞋排一排!」

“排”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正韻步皆切集韻韻會蒲皆切,𠀤音牌。
說文擠也。一曰推也。
增韻斥也。
禮·少儀闔說屨於戸內者,一人而已矣。
推門扇也。
史記·樊噲傳闥直入。
 又魯仲連傳爲人患釋難,解紛亂而無取也。
前漢·賈誼傳擊剝割,皆眾理解也。
 又列也,安置也。
前漢·朱買臣傳相推成列中庭拜謁。
莊子·大宗師而去化。
 又彭。軍器也。釋名彭旁也。在旁敵禦攻也。
後漢·袁紹傳蒙楯而行。
楯今之旁也。
 又集韻韻會𠀤步拜切,音憊。揩,强突也。
 又與𩋂囊韛通。吹火韋囊也。
後漢·杜詩傳造水鑄農器。
冶者爲以吹炭,令激水鼓之。
魏志·韓暨傳爲監冶謁者,乃作水,利益三倍於前。
晉書·杜預傳作人新器。
 又正韻薄邁切,音敗。義同。
 又叶邊迷切,音鎞。
謝靈運·登石門最高頂詩心契九秋幹,日翫三春荑。居常以待終,處順故安。考證:〔又彭釋名軍器也。彭,旁也,在旁敵禦攻也。〕 謹按軍器也非釋名原文,謹改爲又彭。軍器也。釋名彭旁也。在旁敵禦攻也。〔後漢·杜詩傳冶者爲以吹炭,今激水鼓之。〕 謹照原文今改令。

“排”形意通解

略說: 從「」,「」聲,本義為推擠。

詳解: 從「」,「」聲,本義為推擠。《說文》:「擠也。从手,非聲。《楚辭‧遠游》:「命天閽其開關兮,排閶闔而望予。」洪興祖補注:「排,推也。

  「」可表示排擠、排斥。《莊子‧在宥》:「人心排下而進上,上下囚殺。

  「」亦可表示排解、消除。《戰國策‧趙策三》:「魯連笑曰:『所貴於天下之士者,為人排患、釋難、解紛亂而無所取也。』

  「」也表示疏通。《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瀹濟漯而注諸海,決汝漢,排淮泗而注之江。

  「」還表示安排。宋岳珂《桯史‧機心不自覺》:「一日將排馬,忽顧謂左右,取斧伐樹。

  「」也表示排列。唐白居易〈編集拙詩成一十五卷〉:「莫怪氣粗言語大,新排十五卷詩成。

  「」還可作名詞,表示用竹、木扎成的水上交通工具。宋蘇軾〈魚蠻子〉:「連排入江住,竹瓦三尺廬。」「」作名詞也表示舊時居民基層組織或軍隊編制。明劉基〈陳太初充兵應點作詩戲之〉:「忽聞巷長呼排甲,急換戎裝出荷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