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文言文意思
“扑”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扑”字

繁体:简化方式:同音代替

拼音:

“扑”字的古汉语解释

1.名词 古时刑具的一种。《尚书·舜典》:“作教刑。”

2.动词 鞭打。《促织》:“当其为里正,受责时,岂意其至此哉。”

3.动词 直冲。《卖柑者言》:“剖之,如有烟口鼻。”

4.动词 击;扑打。《冯婉贞》:“投身大敌,与之斗。”

“扑”国语辞典解释

动词
1.擊打。例: 「鞭扑」《史記.卷八六.刺客傳.荊軻傳》「(高漸離)舉筑扑秦皇帝,不中。」

2.擊敗。通「仆」《史記.卷四.周本紀》「秦破韓魏,扑師武。」 裴駰集解引徐廣曰:「扑,一作仆。」

名词
戒尺或刑杖。《書經.舜典》「鞭作官刑,扑作教刑。」 《漢書.卷三一.陳勝項籍傳》「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扑以鞭笞天下。」

动词
1.擊打。《淮南子.說林》「蔭不祥之木,為雷電所撲。」

2.輕拂。唐.岑參〈韋員外家花樹歌〉:「朝回花底恆會客,花撲玉缸春酒香。」

3.(翅膀)在空氣中連續拍擊。例: 「那蜻蜓在窗戶上猛撲著翅膀。」

4.拍除。《老殘遊記》第八回:「跟隨人替他把身上雪撲了又撲,然後把驢子牽來,重復騎上,慢慢的行。」

5.向前猛衝。例: 「飛蛾撲火」「撲地而滅」《水滸傳》第二三回:「那大蟲咆哮性發起來,翻身又只一撲,撲將來。」

6.捕捉。唐.杜牧〈秋夕〉詩: 「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7.塗敷、附著。例: 「撲粉」「撲在面上」

8.偷。《喻世明言.卷一五.史弘肇龍虎君臣會》「這郭大郎因在東京不如意,曾撲了潘八娘子釵子。」

9.以錢擲地賭輸贏。《喻世明言.卷一五.史弘肇龍虎臣君會》「昨夜迫劃得幾文錢,買這魚來撲,指望贏個錢去養老娘。」

名词
1.輕拍或拂拭的工具。例: 「粉撲」「毯撲」

2.刑杖。《後漢書.卷六一.左雄傳》「孝明皇帝始有撲罰,皆非古典。」

3.圍棋術語。一種圍棋的犧牲打,故意奉送對方一子或兩子,藉以提回遠較此數為多的敵子的手段。

“扑”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韻會𠀤普木切,鋪入聲。與攴同。小擊也,打也。
戰國策一人,若捽一人。
史記·刺客傳高漸離舉筑秦皇帝,不中。
 又杖也。
書·舜典作教𠛬。
,榎楚也,不勤道業則撻之。
禮·月令司徒搢北面誓之。或作撲。
 又集韻匹角切,音璞。與㩧同。亦擊也。或作𢪊。
 又類篇匹𠋫切,剖去聲。扣也。
 又集韻拍逼切。同揊。見揊字註。(撲)唐韻蒲角切集韻韻會正韻弼角切,𠀤音雹。說文挨也。廣韻相撲也。
 又增韻踣也。韓愈·納涼聮句朽杌惧傾撲。或作𢷏。
 又集韻匹角切,音璞。與㩧同。擊也。
 又唐韻集韻韻會普木切正韻普卜切,𠀤與攴同。小擊也。書·盤庚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嚮邇,其猶可撲滅。
 又杖也。與同。荀悅申鑒桎梏鞭撲,以加小人。
 又荀子·臣道篇若馭撲馬。未調習之馬。
 又集韻博木切,音卜。拭也。

“扑”形意通解

略說: 從「」,「」聲。本義是擊、打。

詳解: 從「」,「」聲。本義是擊、打。《說文》:「撲,挨也。从手,菐聲。」如《尚書.盤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邇,其猶可撲滅。《淮南子.說林》:「蔭不祥之木,為雷電所撲。」高誘注:「撲,擊也。

  「」表示拍打。如唐代杜牧〈秋夕〉:「銀獨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北宋黄庭堅〈臨河道中〉:「屋頭撲棗爛盈㪷,嬉戲歡爭挽衣裳。」又表示拂拭、輕輕擦過。如唐代杜甫〈大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塘峽〉:「石苔凌几杖,空翠撲肌膚。

  「」表示向前猛衝、向下衝壓。如《水滸全傳》第23回:「武松見大虫 撲 來,只一閃,閃在大虫背後。《西遊記》第12回:「只見那玉英宮主,正在花陰下,徐步綠苔而行,被鬼使撲個滿懷,推倒在地,活捉了他魂;卻將翠蓮的魂靈,推入玉英身內。

  「」亦指煙或氣味等直衝人的感官。如唐代黃檗〈上堂開示頌〉:「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明代劉基〈賣柑者言〉:「予貿得其一,剖之,如有煙撲口鼻,視其中,則干若敗絮。

  金文中舊有隸定為從「」從「」以及從「」從「」的字形,以往多讀為「」,劉釗根據郭店簡中讀為「」、「」、「」的字形,認為金文的字形當改釋讀為「」或「」,其說可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