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文言文意思
“戚”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戚(简繁同形)
拼音:qī
“戚”字的古汉语解释
qi
1.名词 古代一种像斧头的兵器。陶渊明《读山海经》诗十二首之十:“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2.动词 悲伤;忧伤。《柳毅传》:“毅深为之戚。”《捕蛇者说》:“言之,貌若甚戚者。”《祭十二郎文》:“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天涯之戚也。”
3.名词 亲戚;亲属。《狱中杂记》:“富者就其戚属。贫则面语之。”
【戚促】窘迫;迫促。
【戚戚】⒈忧愁的样子。⒉心动的样子。
“戚”国语辞典解释
qī
动词憂傷、悲傷。《左傳.僖公十五年》:「二三子何其慼也。寡人之從君而西也。」
qì
名词斧頭。《左傳.昭公十二年》:「君王命剝圭以為鏚柲。」 《隋書.卷四二.李德林傳》:「雖時屬大道,偃兵舞鏚。」
qī
名词1.親屬。例: 「近戚」 、「遠戚」 、「親戚」 。
2.武器名。即斧,亦可作為舞具。《詩經.大雅.公劉》:「弓矢斯張,干戈戚揚。」 《禮記.明堂位》:「朱干玉戚,冕而舞大武。」
3.悲哀、憂傷。唐.韓愈〈爭臣論〉:「若越人視秦人之肥瘠,忽焉不加喜戚於其心。」
4.姓。如明代有戚繼光。
动词
1.親近。《書經.金縢》:「未可以戚我先王。」
2.憤怒。《禮記.檀弓下》:「舞斯慍,慍斯戚。」
cù
形容词急迫、緊迫。同「促」 。《周禮.冬官考工記》:「不微至,無以為戚速也。」
“戚”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集韻韻會𠀤倉歷切,音磩。正字通戉類。
六書精薀戉之白者,爲之錫劑,以文之不專用武也。
司馬法殷執白戚。
詩·大雅干戈戚揚。
註戚,斧也。
釋名戚,慼也。斧以斬斷,見者慼懼也。
又親也。
詩·大雅戚戚兄弟。
傳戚戚,內相親也。正義曰:戚戚,猶親親也。
又哀也。
論語喪與其易也寧戚。
註哀戚也。
又憂也。
論語小人長戚戚。
註戚戚,憂貌。
又惱也。
書·金滕未可以戚我先王。
蔡註戚,憂惱之意。
又憤也。
禮·檀弓慍斯戚。
註戚,憤恚也。
又醜疾人曰戚施。
詩·邶風得此戚施。
箋戚施,面柔下人以色,不能仰者也。
又小爾雅戚,近也。
又地名。
春秋·文元年公孫敖會晉侯于戚。
註戚,衞邑。
又姓。漢有臨轅侯戚緦。
又集韻韻會𠀤趨玉切。同促。
周禮·冬官考工記不微至,無以爲戚速也。
又集韻韻會𠀤昨木切,音族。縣名。在東海。
又韻補叶子六切,音蹙。
詩·小雅歲聿云暮,采蕭穫菽。心之憂矣,自貽伊戚。考證:〔釋名戚,蹙也。斧以斬斷,見者蹙懼也。〕 謹照釋名釋兵原文兩蹙字均改慼。
“戚”形意通解
略說: 甲骨文象一種刃部有齒牙(以◎表示)的斧鉞類兵器。詳解: 「戚」字甲骨文象一種戉形兵器,其上有牙狀突出物,多用作禮器。《禮記.明堂位》:「朱干玉戚,冕而舞大武。」「大武」是一種樂舞,意謂舞者拿着紅色的盾牌和玉斧,戴上帽子而跳大武這種舞。發展到金文,早期從「戈」,「尗」聲,後期從「戉」,「尗」聲,由象形字變為形聲字。《說文》:「戚,戉也。从戉,尗聲。」《詩.大雅.公劉》:「干戈戚揚」,毛亨傳:「戚,斧也。揚,鉞也。」
「戚」是威武的兵器,齒刃鋒利,可以傷人,所以又用來表示憂戚、憂慮,《論語.述而》:「小人長戚戚」。後來才加「心」旁造出本字「慼」,《說文》作「慽」,簡化字推行以後,「慼」和「慽」又作為異體併入了「戚」字(參裘錫圭)。
甲骨文表示斧鉞類兵器,用作祭祀的禮器,《屯南》4554:「叀戚、庸用」,表示用戚、大鐘(行禮)。
金文用作姓氏,戚姬簋:「戚姬乍(作)寶尊簋」,「簋」是盛食物的器皿,意謂戚姬鑄造了寶貴的簋。
戰國竹簡表示憂傷,《上博竹書一.性情論》簡19:「戚然以終」,表示以憂傷結束。又通假為「造」,用作人名,《郭店簡.尊德義》簡7:「戚(造)父之御馬也」,「造父」是古代著名的善於駕馭車馬的人。又假借「就」字來表示「戚」,《郭店簡.六德》簡48:「新(親)就(戚)遠近」。
漢帛書表示親戚,《馬王堆.戰國縱橫家書》第148行:「笱(苟)有利焉,不顧親戚弟兄,若禽守(獸)耳。」《馬王堆.戰國縱橫家書》第288行:「親戚父母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