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文言文意思
“阴”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陰简化方式:起用古字或异体
拼音:yīn
“阴”字的古汉语解释
yīn
1.名词 山的北面,水的南面。《愚公移山》:“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2.形容词 昏暗。《岳阳楼记》:“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名词 事物的影子。《察今》:“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
4.形容词 阴冷;寒。《岳阳楼记》:“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5.副词 暗地里;秘密地。《张衡传》:“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6.名词 古代哲学概念。与“阳”相对。
【阴德】暗中做好事。
【阴权】暗地谋划的策略。
【阴事】秘密之事。
“阴”国语辞典解释
yīn
名词1.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說文解字.阜部》:「陰,水之南、山之北也。」 例: 「山陰」 、「淮陰」 。三國魏.曹丕〈善哉行〉四首之四:「朝遊高臺觀,夕宴華池陰。」
2.陽光照不到的地方。例: 「樹陰」 。《文選.枚乘.上書諫吳王》:「不如就陰而止,影滅跡絕。」 宋.周邦彥〈蘭陵王.柳陰直〉詞: 「柳陰直,煙裡絲絲弄碧。」
3.泛指背面。例: 「碑陰」 。南朝梁.丘遲〈為范雲謝示毛龜啟〉:「翱翔卷耳之陰,浮遊蓮葉之上。」 宋.蘇軾〈四菩薩閣記〉:「長安有故藏經龕,唐明皇帝所建,其門四達,八版,皆吳道子畫。陽為菩薩,陰為天王。凡十有六軀。」
4.日影。常用指時間。例: 「惜陰」 、「寸金難買寸光陰」 。《晉書.卷六六.陶侃傳》:「大禹聖者,乃惜寸陰,至於眾人,當惜分陰,豈可逸遊荒醉。」
5.月亮。例: 「太陰」 。漢.桓寬《鹽鐵論.非鞅》:「故利於彼者,必耗於此,猶陰陽之不並曜,晝夜之有長短也。」
6.人的生殖器官。例: 「外陰」 、「陰部」 。
7.古人用指對立事物中的一方。與「陽」 相對。如天、男為陽,地、女為陰。
8.姓。如隋代有陰世師。
形容词
1.昏暗的。與「晴」 相對。例: 「陰天」 、「陰雨」 。
2.祕密的、不光明的。例: 「陰計」 、「陰謀」 。《韓非子.孤憤》:「智術之士,明察聽用,且燭重人之陰情。」
3.險詐、狡猾。例: 「陰險狠毒」 、「陰狠可怕」 。
4.帶負電的。與「正」 、「陽」 相對。例: 「陰離子」 、「陰電」 。
5.雌的、女性的、柔性的。例: 「陰性」 、「陰柔」 。
6.有關死人或鬼魂的。例: 「陰間」 、「陰曹地府」 。《文選.木華.海賦》:「陽冰不冶,陰火潛然。」 《紅樓夢》第一五回:「你是素日知道我的,從來不信什麼是陰司地獄報應的。」
副词
暗地的、偷偷的。《戰國策.秦策二》:「張儀反秦,使人使齊,齊、秦之交陰合。」 《三國志.卷七.魏書.呂布傳》:「(卓)嘗小失意,拔手戟擲布。布拳捷避之,為卓顧謝,卓意亦解。由是陰怨卓。」
yìn
动词1.覆蔭、遮蔽。通「蔭」 。《詩經.大雅.桑柔》:「既之陰女,反予來赫。」
2.埋藏。《禮記.祭義》:「骨肉斃於下,陰為野土。」
ān
同「闇」 (二)。“阴”康熙字典解释
與隂同。見字彙補𨹉字註。(陰)〔古文〕霒侌𤽎𨽙𠊺瘖唐韻集韻韻會於今切正韻於禽切,𠀤音音。說文闇也。釋名陰,蔭也,氣在內奧蔭也。玉篇幽無形,深難測謂之陰。易·坤卦陰雖有美含之,以從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禮·月令百官靜事毋𠛬,以定晏陰之所成。又周禮·天官·內宰以陰禮敎六宮。註陰禮,婦人之禮。
又內小臣掌王之陰事陰令。
又地官·大司徒以陰禮敎親,則民不怨。註陰禮,謂男女之禮。
又陰晴。詩·邶風曀曀其陰。又以陰以雨。
又說文山之北也。書·禹貢南至于華陰。
又說文水之南也。前漢·地理志河東郡汾陰縣。註介山在南。
又玉篇影也。晉書·陶侃傳大禹惜寸陰,吾輩當惜分陰。
又正字通𥓓背曰陰。楊修解曹娥𥓓陰八字。
又前漢·郊祀歌靈之至,慶陰陰。註師古曰:言垂陰覆徧於下。
又玉篇默也。戰國策齊秦之交陰合。
又詩·秦風陰靷鋈續。傳陰,揜軓也。釋名陰,蔭也。橫側車前,以陰笒也。
又地名。左傳·襄九年濟于陰阪侵鄭。
又昭十九年楚工尹赤遷陰于下陰。
又二十二年帥師軍于陰。前漢·地理志南陽郡陰縣。註卽左傳下陰也。
又漢有兩陰山縣。地理志西河郡陰山,又桂陽郡陰山。
又山名。史記·秦始皇紀自楡中𠀤河以東,屬之陰山。註徐廣曰:在五原之北。
又姓。廣韻管修自齊適楚,爲陰大夫,其後氏焉。○按史記褚少孫龜筴傳:陰兢活之,與之俱亡。索隱曰:陰,姓。兢,名也。是商時卽有陰姓矣。
又左傳僖十五年:晉陰飴甥會秦伯,盟于王城。註:飴甥,食邑于陰。戰國策有陰𥳑、陰姬,疑卽出於此。
又昭二十四年,陰不佞,以溫人南侵。疑陰亦姓也。
又正字通男子勢曰陰。史記·呂不韋傳私求大陰人嫪毐爲舍人。
又逸周書墠上張赤帟陰羽。註陰,鶴也。 玉篇今作隂。五音集韻俗作𨹉。字彙俗作阥。字彙補亦作𨼖阴𣱙。
又集韻烏含切,音菴。本作闇,治喪廬也。論語高宗諒陰,三年不言。
又集韻韻會𠀤於禁切,音蔭。集韻瘞藏也。禮·祭義骨肉斃于下,陰爲野土。註陰,讀爲依廕之廕。
又詩·大雅旣之陰女,反予來赫。箋覆陰也。韻會小補蔭,通作陰。
又正字通音飮。古醫方有淡陰之疾,俗作淡飮。
又叶於容切,音雍。詩·豳風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于凌陰。箋凌陰,冰室。揚子·太𤣥經日飛懸陰,萬物融融。
又叶於虔切,音煙。黃庭經上有䰟靈下關元,左爲少陽右太陰。
又韻會小補本作殷。淺黑色也。亦作陰。詩·小雅·我馬維駰傳陰白雜毛曰駰。陰,淺黑色也。
(陰)考證:〔戰國策齊秦之處陰合。〕 謹照原文之處改之交。〔詩·秦風陰靷鋈續。傳陰,揜軌也。〕 謹照原文軌改軓。〔逸周書墠上張赤奕陰羽。〕 謹照原文赤奕改赤帟。
“阴”形意通解
略說: 「陰」從「阜」,「侌」聲,本義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皆是背向陽光之處,故稱「陰」。詳解: 「陰」的本義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皆是背向陽光之處,故稱「陰」。而山的南面,水的北面,是陽光照射之地,故稱「陽」。
從「阜」的字多與山有關,而「侌」從「今」從「云」,「今」是聲符,從「云」可能是因為多云的天氣即稱為「陰天」的緣故。金文用作本義,敬事天王鐘:「江漢之陰陽」,表示長江、漢水的南面和北面。㠱伯盨:「其陰其陽,以征以行。」又用作地名。
楚簡的「陰」字不從「阜」,直接寫作「侌」,《郭店楚簡.太一生水》簡2:「是以成侌昜。」「侌昜」即「陰陽」。《說文》:「陰,闇也。水之南,山之北也。从𨸏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