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文言文意思
“枕”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枕(简繁同形)
拼音:zhěn
“枕”字的古汉语解释
zhěn
名词 枕头。《梦游天姥吟留别》:“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zhèn
1.动词 将头放在枕头等物上。《赤壁赋》:“相与枕藉乎舟中。”
2.动词 临近;挨着。《汉书·严助传》:“北枕大江。”
“枕”国语辞典解释
zhěn
名词1.睡臥時頭頸部所墊的東西。《說文解字.木部》:「枕,臥所以薦首者。」 例: 「涼枕」 。《詩經.陳風.澤陂》:「寤寐無為,輾轉伏枕。」 《資治通鑑.卷二七〇.後梁紀五.均王貞明五年》:「鏐自少在軍中,夜未嘗寐,倦極則就圓木小枕。」
2.魚頭中似丁形的骨頭。《爾雅.釋魚》:「魚枕謂之丁。」 晉.郭璞.注:「枕,在魚頭骨中,形似篆書丁字,可作印。」
形容词
墊在底下的。例: 「枕木」 。
zhèn
动词1.用枕頭或其他東西墊頭。例: 「枕戈待旦」 。《論語.述而》:「曲肱而枕之。」
2.依傍、鄰靠。《漢書.卷六四.嚴助傳》:「南近諸越,北枕大江。」 《新唐書.卷三七.地理志一》:「京城前直子午谷,後枕龍首山。」
“枕”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章荏切,斟上聲。說文臥薦首者。
釋名枕,檢也,所以檢項也。
詩·唐風角枕粲兮。
禮·內則斂枕簟。
又唐韻之賃切集韻韻會正韻職任切。義同。
又車後橫木也。
小爾雅軫謂之枕。
又魚腦中骨曰枕。
爾雅·釋蟲魚枕謂之丁。
又姓。
姓苑出下邳。
又廣韻直深切集韻持林切,𠀤音沈。繫牛杙也。
又木名。
釋名烏梓一名枕,一名豫。
又本草綱目枕木卽釣樟。
又叶知險切,音展。
詩·陳風有美一人,碩大且儼。寤寐無爲,輾轉伏枕。
“枕”形意通解
略說: 從「木」,「冘」聲。本義是枕頭。詳解: 從「木」,「冘」聲。本義是枕頭。《說文》:「枕,臥所薦首者。从木,冘聲。」如《詩.陳風.澤陂》:「寤寐無為,輾轉伏枕。」《韓非子.用人》:「如此,則上無殷、夏之患,下無比干之禍,君高枕而臣樂業。」
「枕」也表示以頭枕物。如《論語.述而》:「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淮南子.泰族》:「靈王作章華之臺,發乾谿之役,外內搔動,百姓罷弊,棄疾乘民之怨而立公子比,百姓放臂而去之,餓於乾谿,食莽飲水,枕塊而死。」
「枕」表示臨近、靠近。如《漢書.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傳》:「會稽東接於海,南近諸越,北枕大江。」顏師古注:「枕,臨也。」又如《晉書.桓彝傳》:「在吳時樂鄉城以上四十餘里,北枕大江,西接三峽。」
「枕」還表示枕骨。《爾雅.釋魚》「魚枕謂之丁」,郭璞注:「枕,在魚頭骨中,形似篆書丁字,可作印。」郝懿行義疏:「魚頭骨為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