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擢”文言文意思
“擢”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擢”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zhuó

“擢”字的古汉语解释

zhuó

1.动词 拔;抽。《史记·范雎传》:“贾之发以续贾之罪,尚未足。”

2.动词 提拔;选拔。《谭嗣同》:“皇上超四品卿衔军机章京。”

【擢第】科举考试得中。

【擢世】超群出众。

【擢秀】草木茂盛地生长,比喻人才出众。

“擢”国语辞典解释

zhuó

动词
1.拔取、抽取。宋.蘇軾〈惠州李氏潛珍閣銘〉:「蔚鵞城之南麓,擢仙李之芳根。」

2.提拔、選用。《戰國策.燕策二》「先王過舉,擢之乎賓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 《文選.李密.陳情表》「過蒙拔擢,寵命優渥。」

3.聳起。《文選.張衡.西京賦》「徑百常而莖擢。」 唐.韓愈、孟郊〈納涼聯句〉:「熙熙炎光流,竦竦高雲擢。」

4.賺取。《醉醒石》第八回:「他在禮部前,見人與人寫扇兒擢錢,他也去寫,不弱於人。」

“擢”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直角切,音濁。
說文引也。
揚子·方言拔也。自關而西,或曰拔,或曰
廣韻抽也,出也。
戰國策之乎賓客之中,而立之乎羣臣之上。
前漢·公孫弘傳天子對爲第一。
 又增韻聳也。
班固·西都賦抗仙掌以承露,雙立之金莖。
 又玉篇去也,徹也。
禮·少儀侍投則擁矢,不角不馬。
投壺,立籌爲馬,至三馬而成勝。若𤰞者雖得二馬,亦不敢徹尊者馬,足成已勝也。
莊子·騈拇篇德塞性以收名聲。
拔去自然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