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文言文意思
“纵”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纵”字

繁体:简化方式:偏旁类推

拼音:zòng/zǒng

“纵”字的古汉语解释

zòng

1.形容词 竖,与“横”相对。《游黄山记》:“四顾奇峰错列,众壑横。”

2.动词 放。《殽之战》:“奉不可失,敌不可敌,患生;违天,不祥”。

3.动词 放纵;放任。《谏太宗十思疏》:“既得志,则情以傲物。”《赤壁赋》:“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4.动词 驱。《失街亭》:“延挥刀马,直取张郃。”

5.动词 腾跃。《美猴王》:“(石猴)将身一,径跳入瀑布泉中。”

6.连词 即使;纵放。《垓下之战》:“江东父兄怜我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信凌君窍符救赵》:“且公子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姊邪?”

“纵”国语辞典解释

zòng

动词
1.釋放。例: 「縱虎歸山」《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吾聞一日縱敵,數世之患也。」 《三國志.卷一.魏書.武帝紀》「劉備不可縱。」

2.施放。《史記.卷一.五帝本紀》「瞽叟從下縱火焚廩。」

3.不加拘束。《楚辭.屈原.離騷》「啟九辯與九歌兮,夏康娛以自縱。」 宋.蘇軾〈赤壁賦〉:「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4.身體往上跳。漢.王充《論衡.道虛》「若士者舉臂而縱身,遂入雲中。」

连词
即使。例: 「縱然」「縱使」《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

zōng

名词
1.直的線、面,南北稱為「縱」 。同「從」《楚辭.東方朔.七諫.沈江》「不開寤而難道兮,不別橫之與縱。」

2.足跡、形影。同「蹤」 。唐.李白〈估客行〉:「譬如雲中鳥,一去無縱跡。」

zǒng

參見「縱縱」「縱臾」 等條。

“纵”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子用切集韻韻會正韻足用切,𠀤蹤去聲。
說文緩也。一曰舍也。
博雅置也。
玉篇恣也,放也。
書·太甲縱敗禮。
詩·大雅無縱詭隨。
 又詩·鄭風抑縱送忌。
發矢曰縱。
 又禮·仲尼燕居縱言至于禮。
縱言,汎說事。
 又左傳·襄二十六年敢有二心乎。縱有,共其內,莫共其外。
 又爾雅·釋詁縱,亂也。
 又省作從。
論語從之純如也。
前漢·王吉傳放從自若。
 又集韻韻會祖動切正韻作孔切,𠀤音總。
禮·檀弓喪事欲其縱縱爾。
讀如總領之總。急遽趨事貌。
 又集韻足勇切,音䙕。慫或作縱。
前漢·衡山王傳日夜縱臾。
師古曰:縱臾,謂獎勸也。
 又廣韻卽容切集韻韻會正韻將容切,𠀤音蹤。
廣韻縱橫也。
韻會或作從。
詩·齊風衡從其畝。
類篇東西曰衡,南北曰從。
賈誼·過秦論合從締交。
從,與縱同。
 又與蹤通。
前漢·蕭何傳發縱指示獸處者,人也。
師古曰:讀者乃爲蹤蹟之蹤,非也。○按隷釋袁良𥓓:往者王尊發縱于平陽。楊著𥓓:追縱魯參。魯峻𥓓:比縱豹產。皆以縱爲蹤。師古之說非是。
 又集韻徂聰切,音叢。髻高大貌。

“纵”形意通解

略說:」從「」,「」聲,本義是一種絲織品。一說本義是釋放、放緩。

詳解:」字從「」,古時與「」音義皆近,表示一種絲織品。可能由於絲織品是由直線和橫線編織而成,故「」後來表示「」,與「」相對。「」又表示釋放,《說文》:「縱,緩也。一曰舍也。从糸,從聲。

  金文作「」,可能是「」的異體,因為金文上「」下「」是「」的省體,全字從「」,「」省聲。金文用義不詳,亡縱熊節:「亡緃(縱)一乘」。

  而「」從「」,「」聲,本義是有花紋的布料,可作為裝飾衣服的花邊。《說文》:「緃,䋐屬。从糸从從省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