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惙”文言文意思
“惙”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惙(简繁同形)
拼音:chuò/chuì
“惙”字的古汉语解释
chuò
1.形容词 忧愁,忧伤。《诗·草虫》:“未见君子,忧心惙。”《后汉书·梁鸿传》:“心惙怛兮伤悴,志菲菲兮升降。”
2.形容词 疲乏;疲弱。《促织》:“近抚之,气息惙然。”《祭妹文》:“及至绵惙已极,阿奶问望兄归否,强应曰‘诺’。”
3.动词 通“辍”。停止。《庄子·秋水》:“孔子游于匡,宋人围之数匝,而弦歌不惙。”
【惙怛】忧伤。《后汉书·梁鸿传》:“心惙兮伤悴,志菲菲兮升降。”
【惙顿】疲乏劳累。
“惙”国语辞典解释
chuò
形容词1.憂愁。《說文解字.心部》:「惙,憂也。」 例: 「惙惙」 。《後漢書.卷八三.逸民傳.梁鴻傳》:「心惙怛兮傷悴,志菲菲兮升降。」
2.疲憊。唐.柳宗元〈為戶部王叔文陳情表〉:「忽患瘖風發動,狀候非常,今雖似退,猶甚虛惙。」
动词
停止。通「輟」 。《莊子.秋水》:「孔子游于匡,宋人圍之數帀,而絃歌不惙。」
“惙”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陟劣切集韻韻會正韻株劣切,𠀤音綴。說文憂也。从心叕聲。
詩·召南憂心惙惙。一曰意不定也。
又廣韻疲也。
又集韻韻會𠀤丑芮切,音啜。短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