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文言文意思
“坊”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坊”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fāng/fáng

“坊”字的古汉语解释

fāng

1.名词 城市中街巷的通称。白居易《失婢》:“门贴牓迟。”

2.名词 店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各有茶酒店。”

3.名词 工场;作坊。《旧五代史·史弘肇传》:“闻作锻甲之声。”

fáng

通“防”,堤防。《礼记·效特牲》:“祭与水庸。”

【又】防止;防备。《礼记·坊记》:“命以欲。”

“坊”国语辞典解释

fāng

名词
1.街道、里巷。多用作街巷名。例: 「街坊」《北史.卷一五.魏諸宗室傳.昭成子孫傳》「淮南人相率投附者三千餘家,置之城東汝水之側,名曰歸義坊。」 唐.白居易〈寄張十八〉詩: 「迢迢青槐街,相去八九坊。」

2.泛指市區中的商店。

3.較小規模的工作場所。例: 「磨坊」「工作坊」「染坊」「酒坊」

4.紀念表彰人物或表示美觀的建築物。例: 「牌坊」「忠孝坊」「貞節坊」 。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一〇上.滇遊日記十二》「山門內有古坊,曰雲隱寺。」

fáng

名词
堤坊。《禮記.經解》「以舊坊為無所用而壞之者,必有水敗。」


动词
防範、防止。同「防」《禮記.坊記》「故君子禮以坊德,刑以坊淫,命以坊欲。」

“坊”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府良切集韻韻會分房切,𠀤音方。邑里之名。
演義,方也,言人所在之里爲。漢宮有九子
 又官僚備要太子宮曰春
唐書·高宗紀攺門下爲左春,攺典書爲右春
 又僧寺曰寶
宋之問·登嚴莊寺閣詩閏月再重陽,仙輿歷寶
 又地名。漢馮翊地,唐立州。
 又姓。見統譜
 又廣韻集韻正韻𠀤符方切,音房。障也,隄也。
禮·郊特牲與水庸事也。
祭爲八蜡之一。
經解以舊爲無所用,而壞之者,必有水敗。
君子之道,譬則與,民之所不足者也,君子禮以德,𠛬以淫,命以欲。
 又集韻甫妄切,音放。堤也。
 又符訪切,房去聲。
春秋序聖人包周身之。或作防。○按、防字義雖同,音切應別。正字通合方房二音爲一,幷闕去聲者,非。

“坊”形意通解

略說: 從「」,「」聲,表示城中聚居的里巷。

詳解: 從「」,「」聲。《說文》無「」,「」字下云:「𨹛,防或从土。」段玉裁注:「俗字所由作坊也,俗又以坊為邑里之名。」段玉裁以為「」是「」的俗字。一說「」是「𨹛」省去右邊的「𨸏」而成。清代鄭珍《說文新附考》:「漢人去『阜』移『土』成『坊』字,後人乃以為邑里專名。

  「」表示城中聚居的里巷。《說文新附》:「坊,邑里之名。从土,方聲。」如《北史.魏諸宗室傳》:「淮南人相率投附者三千餘家,置之城東汝水之側,名曰歸義坊。《舊唐書.食貨志上》:「在邑居者為坊,在田野者為村。

  「里坊制」是古代一種都城規劃的形制,始於北魏,指把城市劃分成一個個居住區,稱為「」。整個城市的「」呈現棋盤式的分布。《魏書.世宗紀》:「九月丁酉,發畿內夫五萬人築京師三百二十三坊,四旬而罷。」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有「吳人坊」、「王子坊」等。

  隋唐時期實行里坊制。《唐六典.尚書戶部》:「兩京及州縣之郭內分為坊,郊外為村。」以洛陽城為例,唐朝杜寶《大業雜記》:「洛南有九十六坊,洛北有三十坊。大街小陌,縱橫相對。」據考古發現,隋唐洛陽遺址在今洛陽城市區及近郊。遺址中已發現六十多個「」的痕跡,其他「」則可能被壓在今洛陽城下或被洛河沖毁。

  「」通「」,表示堤防。如《戰國策.秦策一》:「濟清河濁,足以為限;長城鉅坊,足以為基。」又表示防範,如《禮記.坊記》:「君子禮以坊德,刑以坊淫,命以坊欲。

  「」又表示手工業者的工作場所,如作坊、酒坊、染坊等。《隋書.食貨志》:「先是尚依周末之弊,官置酒坊收利,鹽池鹽井,皆禁百姓採用。《舊唐書.肅宗紀》:「自今以後,朕常膳及服御等物,並從節減,諸作坊造坊並停。

  「」也表示店鋪。《正字通.土部》:「坊,商賈貿易之所亦曰坊。」如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潘樓東街巷》:「又東十字大街曰從行裡角,茶坊每五更點燈,博易買賣衣服、圖畫、花環、領抹之類。」清代曹雪芹《紅樓夢》第23回:「(茗煙)想畢,便走到書坊內。

  「」表示牌坊,乃古代用以表彰品德的建築物,例如貞節牌坊、功德牌坊等。如明代馮夢龍《古今小說.閑雲庵阮三償冤債》:「(陳宗阮)將他母親十九歲上守寡,一生不嫁,教子成名等事,表奏朝廷,啟建賢節牌坊。」清代吳敬梓《儒林外史》第48回:「過了兩個月,上司批准下來,製主入祠,門首建坊。」又泛指裝飾性的牌樓,如明末徐弘祖《徐霞客遊記.滇遊日記十二》:「山門內有古坊曰雲隱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