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文言文意思
“各”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各”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

“各”字的古汉语解释

1.形容词 每个;各个。《论积贮疏》:“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食其力。”《治平篇》:“至子之世而父子四人,取妇即有八人。”

2.副词 各自。《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亦言其志也已矣。”《阿房宫赋》:“抱地势,钩心斗角。”《核舟记》:“罔不因势象形,具情态。”

“各”国语辞典解释

代词
指代一定群體中的不同個體本身。例: 「各自」《論語.公冶長》「盍各言爾志?」


形容词
每。例: 「各個」《史記.卷一二三.大宛傳》「令外國客遍觀各倉庫府藏之積。」

“各”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古洛切集韻剛鶴切韻會正韻葛鶴切,𠀤音閣。
說文異辭也。从口从夂。夂者,有行而止之不相聽也。
書·湯誥守爾典,以承天休。
 又屠,北方種落名。
後漢·公孫瓚傳瓚子續爲屠所殺。
 又字彙補借作部落之落,見諸葛銅鐺。
 又字彙補引沈括筆談云:又借作洛。
石鼓文大車出

“各”形意通解

略說: 甲骨文「」象腳朝向洞穴,表示人來到和進入洞穴,本義是到來,與「」相反。

詳解: 甲骨文的「」字從「」(或「」)從「」(象腳趾向下的腳),金文則從「」從「」。「」或「」象洞穴,古人穴居,「」字象腳朝向洞穴,表示人來到和進入洞穴,與「」的意思相反。「」是「𢓜」的初文,本義是來到。《方言.一》:「𢓜,至也。《方言.二》𢓜,來也。」(裘錫圭) 甲金文或從「」旁,表示在道路的旁邊。由外而至到訪家中的稱為「」,參見「」。

  甲骨文用作本義,表示來到,卜辭「各雨」即雨水到來,「各雲」即雲朵飄來。《合集》33348:「大水不各」。《合集》24756:「今日有各雨」。《合集》21022:「各云不其雨」。

  金文也表示來到,曶壺:「王各于成宮」,表示王來到成宮。㝬鐘:「用卲各不(丕)顯且(祖)考、先王。」「卲各」即「招各」,表示招請先公先王的靈魂到來(郭沫若)。「卲各」文獻作「昭假」,「」是「」的假借字,《說文》:「徦,至也。《詩.魯頌.泮水》:「允文允武,昭假烈祖。」金文表示來到的「」又以音近的「」、「」表示。

  「」、「𢓜」字「進入」之義古書多借「」、「」字表示。《爾雅.釋詁》:「格,至也。」又《釋言》:「格,來也。《書.舜典》:「帝曰:格汝舜」,孔安國傳:「格,來。《儀禮.士冠禮》:「孝友時格,永乃保之。」鄭玄注:「格,至也。《禮記.月令》:「(孟夏)行春令,則蝗蟲為災,暴風來格。」鄭玄注:「格,至也。《易.家人》:「王假有家。《詩.商頌.玄鳥》:「四海來假,來假祁祁。」鄭玄箋:「假,至也。

  「」後多被借用作指示代詞,即「各自」、「各人」的「」。戰國竹簡和漢帛書表示各自,《睡虎地秦簡.語書》簡1:「古者,民各有鄉俗。《睡虎地秦簡.為吏之道》簡35:「人各食其所耆(嗜)」。《馬王堆.老子乙本》第232行:「各復歸於其根,曰靜。

  《說文》:「各,異辭也。从口,夂。夂者,有行而止之,不相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