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文言文意思
“愧”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愧”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kuì

“愧”字的古汉语解释

kuì

1.动词 羞愧;感到惭愧。《孔雀东南飞》:“本自无教训,兼贵家子。”

2.动词 愧对;对不起。《左忠毅公逸事》:“吾上恐负朝廷,下恐吾师也。”

【愧惕】因有愧而提心吊胆。

“愧”国语辞典解释

kuì

动词
1.因理虧或做錯事,而感到難為情。例: 「慚愧」「愧不敢當」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詩: 「所愧為人父,無食致夭折。」 明.宋濂〈秦士錄〉:「兩生素負多才藝,聞弼言,大愧,下樓足不得成步。」

2.辱人而使之感到羞慚。《禮記.表記》「是故君子不以其所能者病人,不以人之所不能者愧人。」 《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傳》「季孟嘗折愧子陽而不受其爵。」

3.辜負、對不起。清.方苞〈左忠毅公軼事〉:「吾上恐負朝廷,下恐愧吾師也。」

形容词
羞慚。例: 「面有愧色」

“愧”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俱位切集韻基位切,𠀤音騩。
爾雅·釋言慙也。
詩·大雅尚不于屋漏。
皇極經世於口,不若無於身。無於身,不若無於心。
本作媿,从女。或从恥省作聭。亦作謉𦞙。

“愧”形意通解

《說文》:「媿,慙也。從女鬼聲。愧,媿或從恥省。」參見「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