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文言文意思
“蜡”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蜡”字

繁体:简化方式:因形代替

拼音:

“蜡”字的古汉语解释

1.名词 动物、植物或矿物所产生的脂质。如蜂蜡、石蜡等。《梦溪笔谈·技议》:“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和纸灰之类冒之。”

2.名词 蜡烛。李商隐《无题》:“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3.动词 以蜡涂物。皮日休《屣步访鲁望不遇》:“雪晴墟里竹欹斜,屐徐吟到陆家。”

【蜡炬】蜡烛。

【蜡书】封在蜡丸中的书信,以防泄密或潮湿。

“蜡”国语辞典解释

名词
1.動、植物或礦物所分泌的油質,不溶於水,易熔化,具可塑性,可用來防水或製作蠟燭。例: 「蜂蠟」「石蠟」

2.蠟燭。唐.皮日休〈春夕酒醒〉詩: 「夜半醒來紅蠟短,一枝寒淚作珊瑚。」

动词
以蠟塗抹。《晉書.卷四九.阮籍傳》「或有詣阮,正見自蠟屐,因自歎曰:『未知一生當著幾量屐!』」 唐.劉禹錫〈送僧仲剬東遊兼寄呈靈澈上人〉詩: 「講罷同尋相鶴經,閒來共蠟登山屐。」


形容词
淡黃似蠟的顏色。例: 「蠟梅」「蠟櫻」

zhà

名词
一種祭禮。在周朝稱為「蜡」 ,於歲末大祭萬物。《禮記.郊特牲》「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為蜡。」 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卷一二.禮記音義之二》「蜡,祭名,夏曰清祀,殷曰嘉平,周曰蜡,秦曰臘。」

chà

(一)之又音。

“蜡”康熙字典解释

集韻正韻𠀤七慮切,音覻。
說文蠅胆也。
周禮·秋官·氏註,骨肉腐臭,蠅蟲所也。月令曰:掩骼埋骴,此官之職也。
 又助駕切,音乍。年終祭名。
禮·禮運仲尼與于賔。
夏曰淸祀,殷曰嘉平,周曰,秦曰臘。
郊特牲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
 又玉篇子六切,音蹙。蟲名。
祭之
廣韻或作䄍。
六書正譌从虫昔聲。別作䄍,从示,非。考證:〔說文蠅膽也。〕 謹照原文膽改胆。
(蠟)唐韻盧盍切集韻韻會力盍切,𠀤音臘。玉篇蜜滓也。陸佃云蜂之化蜜,必取匽豬之水,注之蠟房,而後成蜜。故謂之蠟者,蜜之蹠也。本草蟲白蠟。李時珍曰蠟樹,四時不凋,五月開白花,成叢結實。其蟲大如蟣蝨,延緣樹枝,食汁吐涎,剝取其渣,煉化成蠟。
 又蜜蠟,生於蜜中。
 又水蠟,樹葉微似楡,及甜櫧樹,皆可放蟲產蠟。晉書·阮孚傳孚性好屐,或有詣阮,正見自蠟屐,曰:一生當著幾兩屐。石崇傳崇奢靡,以蠟代薪。南史·王僧虔傳少時,以燭淚澆成蠟鳳凰。
 又蠟梅,花名。蘇軾詩蜜蜂採花作黃蠟,黃蠟爲花亦其物。
 又蠟觜,鳥名。本草桑扈,一名蠟觜雀,其觜或凝黃如蠟。 廣韻俗作䗶。

“蜡”形意通解

略說: 從「」,「」聲,本義為動物、植物或礦物所產生的油質,具有可塑性,不溶於水。

詳解: 從「」,「」聲,本義為動物、植物或礦物所產生的油質,具有可塑性,不溶於水。漢王符《潛夫論‧遏利》:「知脂蠟之可明鐙也,而不知其甚多則冥之。

  「」可表示蠟燭。唐李商隱〈無題〉之一:「蠟照半籠金翡翠,麝熏微度繡芙蓉。

  「」還表示用蠟塗抹。宋王安石〈韓持國從富州辟〉:「何時歸相過,游屐尚可蠟。

  「」亦表示淡黃如蠟的顏色。宋范成大〈梅譜〉:「蠟梅本非梅類,以其與梅同時,香又相近,色酷似蜜脾,故名蠟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