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文言文意思
“茅”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茅(简繁同形)
拼音:máo
“茅”字的古汉语解释
máo
名词 茅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茅茨】茅草屋顶。
【茅塞】被茅草堵塞,比喻思路闭塞。
“茅”国语辞典解释
máo
名词1.植物名。禾本科白茅屬,「白茅」 之古稱,參見「白茅」 條。
2.姓。如秦代有茅焦。
“茅”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莫交切韻會謨交切,𠀤音貓。說文管也。
易·泰卦拔茅連茹。
詩·召南白茅包之。
書·禹貢包匭菁茅。
蔡邕·獨斷天子大社,以所封之方色苴以白茅授之,謂之授茅土。
左傳·宣十二年前茅慮無。
註時楚以茅爲旌識。
又國名。
左傳·襄二十四年凡、蔣、郉、茅。
註高平昌邑縣西有茅鄕。
又享名。
史記·魏世家註脩武軹縣有茅亭。
又門名。
說苑楚太子立于茅門之外。
又山名。
晉書·許邁傳延陵之茅山是洞庭西門,潛通五嶽。
又姓。
通志·氏族略茅氏,周公之後,子孫以國爲氏,秦有茅焦。
又韻補迷侯切,音矛。
屈原·離騷時𦆯紛其變易兮,又何以淹留。蘭芷變而不芳兮,荃蕙化而爲茅。
又類篇莫佩切。茅蒐,蒨草。
又集韻眉鑣切,音苗。
易·泰卦拔茅連茹。鄭讀作苗。
“茅”形意通解
略說: 金文從「艸」,「矛」聲,「矛」字字形與《說文》「矛」的古文相同,本義是一種草名。詳解: 《說文》:「茅,菅也。从艸矛聲。」金文讀作「苗」,中山王圓壺:「茅蒐𤝗獵」。「茅蒐」讀作「苗蒐」,「苗蒐」表示田獵。《左傳.隱公五年》:「春蒐、夏苗、狄獮、冬狩。」又《公羊傳.桓公四年》:「春曰苗,秋曰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