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文言文意思
“脓”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膿简化方式:偏旁类推
拼音:nóng
“脓”字的古汉语解释
nóng
1.名词 脓液。《史记·仓公传》:“及八日,则呕脓死。”
2.形容词 肥。曹植《七启》:“玄熊素肤,肥豢脓肌。”
3.名词 通“醲”,味厚的酒。枚乘《七发》:“甘脆肥脓,命曰腐肠之药。”
“脓”国语辞典解释
nóng
名词傷口因細菌感染,組織遭其腐敗分解而成的黃白色汁液。例: 「化膿」 、「流膿」 。《史記.卷一〇五.扁鵲倉公列傳》:「此病疽也,內發於腸胃之間,後五日當臃腫,後八日嘔膿死。」
副词
腐爛。《齊民要術.卷二.水稻》:「稻曲長七八寸,陳草復起,以鎌侵水芟之,草悉膿死。」
形容词
肥厚。《文選.曹植.七啟》:「玄熊素膚,肥豢膿肌。」
“脓”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集韻韻會𠀤奴冬切,音農。說文腫血也。
玉篇癰疽潰也。
史記·倉公傳後八日嘔膿。
又釋名膿,醲也,汁醲厚也。
曹植·七啟肥豢膿肌。
又爛也。
齊民要術水稻苗長七八寸,陳草復起。以鐮浸水芟之,草悉膿死。
“脓”形意通解
略說: 从「肉」,「農」聲,本義為瘡口潰爛所化的黏液。詳解: 从「肉」,「農」聲,本義為瘡口潰爛所化的黏液。《說文》:「腫血也。从血,農省聲。膿,俗𧗕,从肉,農聲。」《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吳起為魏將而攻中山,軍人有病疽者,吳起跪而自吮其膿。」
「膿」可表示腐爛。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水稻》:「稻苗長七八寸,陳草復起,以鎌侵水芟之,草悉膿死。」
「膿」也表示肥貌。《文選‧曹植〈七啟〉》:「玄熊素膚,肥豢膿肌。」李善注:「膿,肥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