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荛”文言文意思
“荛”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荛”字

繁体:简化方式:偏旁类推

拼音:ráo

“荛”字的古汉语解释

ráo

1.名词 柴草。《管子·轻重》:“今北泽烧莫之续,则是农夫得居装而卖其薪。”

2.动词 打柴割草。《童区寄传》:“童寄者,郴州牧儿也。行牧且。”《问说》:“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刍之微,先民询之。”

“荛”国语辞典解释

ráo

名词
1.一種蔬菜。即蕪菁。漢.揚雄《方言》卷三:「蘴、蕘,蕪菁也。陳、楚之郊謂之蘴,魯、齊之郊謂之蕘,關之東西謂之蕪菁。」

2.燃燒用的柴草。《管子.輕重甲》「今北澤燒莫之續,則是農夫得居裝而賣其薪蕘。」

3.打柴的人。《詩經.大雅.板》「先民有言,詢於芻蕘。」

动词
採薪、打柴草。唐.柳宗元〈童區寄傳〉:「童區寄者,郴州蕘牧兒也,行牧且蕘。」

“荛”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正韻𠀤如招切,音饒。
說文草薪也。
左傳·昭十三年淫芻蕘者。
𠀤燃火之草也。
 又蕘花,藥名。
本草註蕘者,饒也,其花繁饒也。
 又集韻尼交切,音鐃。菜名。
博雅蘴蕘,蕪精也。
揚子·方言陳楚之郊謂之蘴,魯齊之郊謂之蕘。考證:〔左傳·昭十三年淫芻蕘者。𠀤燃火之草也。〕 謹照原文註改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