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擿”文言文意思
“擿”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擿(简繁同形)
拼音:tī/zhì/zhāi
“擿”字的古汉语解释
zhì
1.动词 搔;抓。《列子·黄帝》:“指擿无痟痒。”
2.名词 搔头,古代妇女头上的一种首饰。《后汉书·舆服志下》:“诸簪珥皆同制,其擿有等焉。”
3.动词 投掷。《庄子·胠箧》:“擿玉毁珠。”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掷”。
tì
动词 挑。韩愈《送穷文》:“擿块杳微。”
【引】动词 挑动,指使。《汉书·谷永传》:“卫将军商密擿永令发去。”
【又】揭发。《后汉书·贾复传》:“以擿发其奸。”
“擿”国语辞典解释
zhí
动词1.搔。《說文解字.手部》:「擿,搔也。」 《列子.黃帝》:「斫撻無傷痛,指擿無痟癢。」
2.投。通「擲」 。《史記.卷八六.刺客傳.荊軻傳》:「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不中,中桐柱。」
名词
髮簪。即搔頭。《續漢書志.第三〇.輿服志下》:「簪以玳瑁為擿。」
tì
动词1.挑取、挑出。例: 「擿出」 。《漢書.卷八.宣帝紀》:「其令三輔毋得以春夏擿巢探卵,彈射飛鳥。」
2.揭發、揭露。例: 「發姦擿伏」 。《新唐書.卷二〇六.外戚傳.楊國忠傳》:「國忠已得志,則窮擿林甫姦事,碎其家。」
“擿”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正韻𠀤直隻切,音躑。說文搔也。
後漢·輿服志簪以瑇瑁爲擿。
列子·黃帝篇指擿無痟癢。
一曰投也。
史記·刺客傳荆軻廢,乃引𠤎首,以擿秦王。
註與擲同。古字耳。
莊子·胠篋篇擿玉毀珠,小盜不起。
又集韻正韻𠀤他歷切,音剔。挑也。
前漢·宣帝紀詔令三輔,毋得以春夏擿巢探卵。
又趙廣漢傳發姦擿伏如神。
註擿謂動發之也。或作硩。
又作𢱦。
又集韻丁歷切,音的。義同。
又磓也。
又陟革切,音謫。取也。與摘同。
“擿”形意通解
略說: 從「手」,「適」聲。本義是搔、抓。詳解: 從「手」,「適」聲。本義是搔、抓。《說文》:「擿,搔也。从手,適聲。」如《列子.黃帝》「指擿無痟癢」,殷敬順釋文:「擿,搔也。」又指搔頭,古代婦女的一種頭飾。如《後漢書.輿服志下》:「簪以玳瑁為擿,長一尺,端為華勝,上為鳳凰爵,以翡翠為毛羽,下有白珠,垂黃金鑷。」
「擿」也表示拋、投擲,後寫作「擲」。《說文》:「一曰:投也。」段玉裁注:「今字作擲。凡古書用投擲字皆作擿。許書無擲。」例子如《莊子.胠篋》:「擿玉毀珠,小盜不起。」《史記.刺客列傳》:「荊軻廢,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不中,中桐柱。」司馬貞索隱:「擿,與擲同,古字耳。」參見「擲」。
「擿」表示挑、撥。如《漢書.宣帝紀》:「其令三輔毋得以春夏擿巢探卵,彈射飛鳥。」《資治通鑑.漢獻帝興平二年》:「會(李)傕送饋,妻以豉為藥,擿以示(郭)氾。」胡三省注:「擿,挑也。」
「擿」表示揭發。如《後漢書.光武帝紀下》:「冬十月,遣使者下郡國,聽群盜自相糾擿,五人共斬一人者,除其罪。」《三國志.魏書.董昭傳》:「而執法之吏皆畏其威埶,莫能糾擿,毀壞風俗,侵欲滋甚。」
「擿」還表示指使。如《漢書.谷永杜鄴傳》:「衛將軍商密擿永令發去。」顏師古注:「擿,謂發動之。」
「擿」又同「摘」,表示摘取、選取。如《文選.陶淵明〈讀山海經詩〉》:「歡言酌春酒,擿我園中蔬。」《後漢書.賈逵傳》:「臣謹擿出《左氏》三十事尤著明者,斯皆君臣之正義,父子之紀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