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杳”文言文意思
“杳”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杳(简繁同形)
拼音:yǎo
“杳”字的古汉语解释
yǎo
1.形容词 昏暗。《涉江》:“深林杳以冥冥兮。”
2.形容词 远。蔡琰《胡笳十八拍》:“朝见长城兮路杳漫。”
【杳眇】深远的样子。
【杳杳】⒈高远的样子。⒉幽暗的样子。⒊遥远的样子。
“杳”国语辞典解释
yǎo
形容词1.幽暗、深遠。《說文解字.日部》:「杳,冥也。」 《楚辭.屈原.九章.涉江》:「深林杳以冥冥兮,猿狖之所居。」 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四下.黔遊日記二》:「其坳兩旁石峰東西湧起,而坳中則下陷成井,灌木叢翳其間,杳不可窺。」
2.遼闊無邊。唐.王維〈臨高臺送黎拾遺〉詩: 「相送臨高臺,川原杳何極。」 宋.王安石〈送裴如晦宰吳江〉詩: 「霜澤與天杳,旁臨無限情。」
副词
不見蹤影,毫無消息。形容渺茫沉寂。例: 「杳無音信」 、「杳無人蹤」 。
“杳”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烏皎切集韻韻會正韻伊鳥切,𠀤音窅。說文冥也。
張衡·思𤣥賦日杳杳而西匿。
淮南子·天文訓日晡則反景上照於桑楡,故杳字日在木下。
又玉篇深廣貌。
管子·內業篇杳乎如入於淵。
又叶委羽切,迂上聲。
王逸·九思意逍遙兮欲歸,衆穢盛兮杳杳。思哽饐兮詰詘,涕流瀾兮如雨。考證:〔集韻韻會正韻伊烏切,𠀤音窅。〕 謹照原文烏改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