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文言文意思
“楹”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楹(简繁同形)
拼音:yíng
“楹”字的古汉语解释
yíng
1.名词 厅堂的前往。《墨池记》:“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
2.量词 屋一间为一楹。《复庵记》:“有屋三楹,东向以迎日出。”
【楹联】固定在厅堂两柱的对联。
“楹”国语辞典解释
yíng
名词1.廳堂前的直柱。後泛指柱子。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誄碑》:「又宗廟有碑,樹之兩楹,事止麗牲,未勒勛績。」 《資治通鑑.卷四三.漢紀三十五.光武帝建武十九年》:「即以頭擊楹,流血被面。」
2.量詞。古代計算房屋的單位。《新唐書.卷一九六.隱逸傳.陸龜蒙傳》:「有田數百畝,屋三十楹。」 清.林紓〈蒼霞精舍後軒記〉:「屋五楹,前軒種竹數十竿。」
“楹”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以成切集韻韻會怡成切正韻餘輕切,𠀤音盈。說文柱也。
徐鍇曰楹言盈盈對立之狀。
詩·小雅有覺其楹。
春秋·莊二十三年丹桓宮楹。
又禮·王制·桓楹疏諸侯窆棺之制曰桓楹。
又絜楹,順滑澤也。
楚辭·卜居將突梯滑稽,如脂如韋,以絜楹乎。或作𣟅,亦作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