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遄”文言文意思
“遄”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遄(简繁同形)
拼音:chuán
“遄”字的古汉语解释
chuán
形容词 疾速。《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窃感《相鼠》之篇,无礼遄死之义,形影相吊,五情愧赧。”
【遄飞】疾速飞扬。王勃《滕王阁序》:“遥吟俯畅,逸兴遄。”
“遄”国语辞典解释
chuán
副词疾速。《易經.損卦.初九》:「巳事遄往,無咎。」 《詩經.鄘風.相鼠》:「人而無禮,胡不遄死?」
“遄”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市緣切集韻韻會淳沿切,𠀤音篅。說文往來數也。
玉篇疾也,速也。
易·損卦已事遄往。
詩·邶風遄臻于衞。
又臺名。
左傳·昭二十年晏子侍于遄臺。考證:〔詩·衞風遄臻于衞。〕 謹照原書衞風改邶風。
“遄”形意通解
金文從「辵」從「耑」,「耑」是聲符,金文通假作「𧶲」,是一種貨幣的名稱,是小而圓的餅形銅塊。楚簋:「取遄(𧶲)五寽(鋝)」,「鋝」是重量單位,表示取得五鋝𧶲這種貨幣的俸祿(參馬承源)。《說文》:「遄,往來𢿙也。从辵耑聲。《易》曰:『㠯事遄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