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文言文意思
“得”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得(简繁同形)
拼音:dé/děi/de
“得”字的古汉语解释
dé
1.动词 获得;得到;取得。与“失”相对。《鱼我所欲也》:“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垓下之战》:“汉皆已得楚乎?”
2.动词 贪求;贪得。《论语·季氏》:“戒之在得。”
3.名词 心得;收获。《游褒禅山记》:“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
4.形容词 得意;满足。《兰亭集序》:“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
5.动词 领会;理解。《朝三暮四》:“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
6.形容词 合适;恰当。《六国论》:“此言得之。”
7.动词 实现;达到。《信陵君窍符救赵》:“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谏太宗十思疏》:“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8.动词 能;能够。《垓下之战》:“项王自度不得脱。”《送东阳马生序》:“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9.副词 应该;应当。《鸿门宴》:“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10.助词 表示完成或补充说明结果。《琵琶行》:“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11.副词 必须。《红楼梦》:“这件事还得你去才弄的明白。”
【得非】同“得无”,莫不是。
【得无】副词。⒈莫非;该不会。⒉能不;怎么能不。
“得”国语辞典解释
dé
动词1.獲、取。與「失」 相對而言。例: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孟子.告子上》:「求則得之,舍則失之。」
2.演算產生結果。例: 「三三得九。」
3.遇。例: 「得便」 、「得空即前往拜訪。」
4.契合、適宜。例: 「得體」 、「得法」 。漢.王襃〈聖主得賢臣頌〉:「聚精會神,相得益章。」
5.快意、滿足。《史記.卷六二.管晏傳》:「意氣揚揚,甚自得也。」
6.可以、能夠。例: 「得過且過」 、「不得抽菸!」 、「得饒人處且饒人」 、「所有員工均得摸彩。」
7.用於談話終了之時,表反對、禁止或同意。例: 「得了,別再出餿主意了!」 、「得,我們就照你的方法去做。」
副词
相當於「何」 、「豈」 、「那」 、「怎」 、「難道」 等,表示反詰的語氣。唐.杜甫〈後苦寒行〉二首之二:「巴東之峽生凌澌,彼蒼迴斡人得知。」
助词
置於動詞之後,無義。唐.杜甫〈絕句漫興〉詩九首之二:「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
děi
副词應該、必須、需要。例: 「你總得讓我把話說完。」 《紅樓夢》第六六回:「出了月就起身,得半個工夫纔回來。」
de
介词用在動詞、形容詞後面,表示結果或性狀。例: 「跑得快」 、「覺得很好」 、「美得冒泡」 。
dǎi
动词遭受。例: 「他作惡多端,得了報應也是應該的。」
“得”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正韻多則切集韻韻會的則切,𠀤音德。說文行有所得也。
玉篇獲也。
韻會凡有求而獲皆曰得。
又賦受亦曰得。
易·乾卦知得而不知喪。
禮·曲禮臨財毋苟得。
左傳·定九年凡獲器用曰得,得用焉曰獲。
孟子求則得之。
又貪也。
論語戒之在得。
又韻會與人契合曰相得。
王褒·聖主得賢臣頌聚精會神,相得益章。
又得得,唐人方言,猶特地也。
全唐詩話貫休入蜀,以詩投王建曰:一瓶一鉢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來。
又叶都木切,音篤。
老子·道德經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易林入市求鹿,不見頭足,終日至夜,竟無所得。
集韻或作㝶。
“得”形意通解
略說: 甲金文「得」會在路上得到貝幣之意,本義是得到財富,引申為得到。詳解: 「得」的本義是得到財寶,甲金文從「貝」從「又」(象手形),或加從「彳」,象在路上得到貝幣,本義是得到財富,引申為得到。
「得」字的金文有從三指「又」的,亦有從五指「手」的;還有從「攴」(象手持棍棒)的。後期古文字「貝」或訛變為「目」、「日」,小篆「貝」訛為「見」。古文字裏,從「又」的字後來往往變成從「寸」。
甲金文表示得到,《合集》8928:「弗其得」。《懷特》359:「得馬」。中山王方壺:「敄(務)才(在)得賢」。
戰國竹簡表示得到,《郭店簡.老子甲》簡5:「咎莫僉(險)唬(乎)谷(欲)得」。《郭店簡.老子甲》簡12:「不貴難得之貨」。《上博竹書一.孔子詩論》簡11:「則智(知)不可得也」。《上博竹書一.從政甲》簡3:「是以得賢士一人」。《上博竹書二.從政甲》簡10:「信則得眾」。《上博竹書七.武王踐阼》簡10:「立(位)難得而愓(易)失」。《清華簡二.繫年》簡75-76:「王命申公屈巫蹠秦求師,得師以來。」意謂王命令申公屈巫到秦國請求援軍,得到救兵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