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言文意思
“征”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征”字

拼音:zhēng

“征”字的古汉语解释

zhēng(徵)

1.动词 出征;远行。王昌龄《出塞》:“万里长人未还。”

2.动词 征伐;征讨。《赤壁之战》:“挟天子以四方。”

3.动词 征收;争夺。《促织》:“宣德间,宫尚促织之戏,岁民间。”《答司马谏议书》:“为天下理财,不为利。”

4.名词 赋税。《孟子·滕文公下》:“什一,去关市之。”

5.动词 征召。《张衡传》:“公车特拜郎中。”

6.动词 追究。《左传·僖公四年》:“寡人是。”

7.名词 证明。《观巴黎油画记》:“而其事信而有。”

8.名词 迹象;预兆。《史记·项羽本纪》:“兵未战先见败。”

【征夫】⒈行人;旅人。⒉从役之人。

“征”国语辞典解释

zhēng

动词
1.遠行。例: 「長征」「遠征」《詩經.小雅.小明》「我征徂西,至于艽野。」

2.討伐。例: 「征伐」「征戍」「南征北討」《漢書.卷七.武帝紀》「遣貳師將軍李廣利,發天下謫民西征大宛。」 唐.王翰〈涼州詞〉二首之一:「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3.課徵。例: 「征稅」「橫征暴斂」

4.強取、爭奪。《孟子.梁惠王上》「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

名词
1.賦稅。《孟子.盡心下》「有布縷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

2.姓。如宋代有征集。

zhēng

动词
1.召集。例: 「徵兵」《史記.卷一.五帝本紀》「於是黃帝乃徵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

2.責問、詢問。例: 「徵詢意見」《左傳.僖公四年》「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 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九上.滇遊日記十》「即徵其地名,據云:為鳳田總府莊。」

3.驗證、證明。《論語.八佾》「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

4.公開尋求、招請。例: 「徵婚」「徵文」「誠徵女工」

5.課取、收取。例: 「徵稅」《周禮.地官.閭師》「以歲時徵野之貢賦。」 《左傳.昭公二十年》「布常無藝,徵斂無度。」

名词
1.預兆、跡象。例: 「吉徵」「凶徵」《史記.卷四.周本紀》「夫國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國之徵也。」

2.姓。如三國時吳國有徵崇。

zhǐ

名词
古代五音之一。用來表示音調高低的詞。相當於西樂音階中的sol。《周禮.春官.大師》「皆文之以五聲:宮、商、角、徵、羽。」 元.關漢卿《單刀會》第四折:「五音者,宮、商、角、徵、羽。」

“征”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集韻韻會諸盈切正韻諸成切,𠀤証平聲。
爾雅·釋言行也。
易·泰卦拔茅茹,以其彙吉。
詩·小雅之子于
 又韻會,伐也。
易·離卦王用出
書·大禹謨惟時有苗弗率,汝徂
孟子者,上伐下也。
 又正韻,取也。
禮·王制關譏而不
 又姓。
前漢·司馬相如傳伯僑,而役羨門兮。
仙人,姓,名伯僑。
 又韻會通政。
周禮·地官·小司徒施其職,而平其政。
,稅也。當作
 又通正。
周禮·夏官惟加田無國正。
,稅也。獨加賞之田無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