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文言文意思
“随”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随”字

繁体:简化方式:删改部件或笔画

拼音:suí

“随”字的古汉语解释

suí

1.动词 跟随;跟从。《桃花源记》:“太守即遣人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2.动词 沿着;顺着。《孔雀东南飞》:“四角龙子幡,婀娜风转。”

3.动词 听凭;任随。《史记·魏世家》:“安陵氏而亡之。”

4.副词 随即;接着。《狱中杂记》:“染此者十不一二,或有瘳。”

【随辈】随同众人。

“随”国语辞典解释

suí

动词
1.跟從、順從。例: 「跟隨」「追隨」「蕭規曹隨」《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遭漢末擾亂,隨叔父玄避難荊州,躬耕于野,不求聞達。」

2.沿著、順著。《書經.禹貢》「禹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文選.楊惲.報孫會宗書》「雖雅知惲者,猶隨風而靡。」

3.聽任、任憑。例: 「去不去隨你」《史記.卷四四.魏世家》「聽使者之惡之,隨安陵氏而亡之。」

4.北方方言。指相像。例: 「他長得隨他父親。」

副词
立即、接著。例: 「隨時」「隨即」《漢書.卷九三.佞幸傳.鄧通傳》「長公主賜鄧通,吏輒隨沒入之,一簪不得著身。」

“随”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集韻韻會𠀤旬爲切,音隋。
廣韻從也,順也。
書·禹貢隨山刊木。
易·𢁉象隨風巽,君子以申命行事。
詩·大雅無縱詭隨。
詭,人之善。隨,人之惡者。
 又易卦名。
 又易·咸卦咸其股,執其隨往吝。
隨,謂趾也。
腓動,則足隨之,故謂足爲隨。
 又艮卦艮其腓,不拯其隨。
 又儀禮·鄕射禮其閒容弓,距隨長武。
距隨者,物橫畫也。始前足至東頭爲距,後足來合而南面爲隨。
 又地名。
左傳·隱五年翼侯奔隨。
隨,晉地。
 又國名。漢爲縣。
左傳·桓六年楚武王侵隨。
隨國,今義陽隨縣。
前漢·地理志南陽郡隨縣。
故厲國也。
韻會晉置隨郡,齊攺爲州。
正韻亦作隋。詳前隋字註。
 又西隨,縣名。
前漢·地理志牂牁郡西隨縣。
 又沙隨,地名。
春秋·成十六年會于沙隨。
宋地,梁國寧陵縣北有沙隨亭。
 又姓。
風俗通隨侯之後,漢有博士隨何。
史記·匈奴傳有詔捕太醫令隨但。
前漢·藝文志隨巢子六篇。
墨翟弟子。
 又正韻亦作遺。
詩·小雅莫肯下遺。
遺,讀曰隨。
隨從於人,先人後己,以相𤰞下之義也。
 又集韻古通追。
屈原·離騷背繩墨以追曲。
追,與隨通。
 又唐韻正古音旬禾反。
論語季隨,季騧。
楊愼曰大理董難曾見宋人小說,周有八士,命名八人而四韻。季隨、季騧,隨,旬禾反,騧,烏戈反,一韻也。
老子·道德經音聲相和,先後相隨。
管子·白心篇人不倡不和,天不始不隨。
易林宮商旣和,聲音相隨。
馬融·廣成頌魴鱮鱏鯿,鰋鯉鱨魦。樂我純德,騰躍相隨。
顧炎武曰隨字自素問天元紀大論,知迎知隨,氣可與期,始入之韻。
 又史記·天官書前列直斗口三星,隨北端兌。
索隱曰:隨,他果反。
 又與橢通。
淮南子·齊俗訓闚面於盤水則員,於杯則隨,面形不異,其故有所員,有所隨者,所自闚之異也。
呂大臨曰隨,當讀橢,圜而長也。
正字通俗作

“随”形意通解

略說: 從「」,「𡐦」省聲,本義為跟從。

詳解: 從「」,「𡐦」省聲,本義為跟從。《說文》:「从也。从辵,𡐦省聲。《老子》:「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可表示順著。《書‧禹貢》:「禹敷土,隨山刊木。」孫星衍疏:「《淮南‧脩務訓》:『隨山刊木。』高誘注:『隨,循也。』循義近行。

  「」也表示追逐、追求。《易‧隨》:「六三:係丈夫,失小子,隨有求,得。」高亨注:「隨,追逐。

  「」亦表示聽任、任憑。《韓非子‧喻老》:「夫物有常容,因乘以導之,因隨物之容。」王先慎集解:「物有定形,乘其機以引導之,不待雕琢,而聽其自然以成形。

  「」還表示隨即,馬上。《墨子‧雜守》:「守烽者事急,候無過五十,寇至葉,隨去之。」孫詒讓閒詁引王引之曰:「言候無過五十人,及寇至堞時,即去之也。

  「」同時是六十四卦之一,《易‧隨》:「隨:元亨,利貞,無咎。」高亨注:「經意:《隨》,卦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