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文言文意思
“完”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完(简繁同形)
拼音:wán
“完”字的古汉语解释
wán
1.形容词 完整;完好。《石壕吏》:“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廉颇蔺相如列传》:“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2.动词 保全。
【又】〈形使动〉使……完好无缺。《六国论》:“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3.动词 修缮;修补。《孟子·万章》:“父母使舜完廪。”
4.名词 古代的一种较轻的刑罚,剃去犯人的颊毛和鬃毛。《汉书·刑法志》:“完者使守积。”
【完聚】⒈修筑城郭,积聚粮食。⒉团聚。
【完行】⒈使操行完美。⒉完美的操行。
【完具】完全;完备。
“完”国语辞典解释
wán
形容词1.齊全、完整。《戰國策.齊策四》:「夫玉生於山,制則破焉;非弗寶貴矣,然夫璞不完。」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大人豈見覆巢之下復有完卵乎?」
2.堅固。《孟子.離婁上》:「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國之災也。」 《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傳》:「破羌以西城多完牢,易可依固。」
3.完美,品德沒有缺陷。例: 「完人」 。《韓非子.難言》:「敦厚恭祗,鯁固慎完,則見以為拙而不倫。」
动词
1.保全。《左傳.昭公十五年》:「邑以賈怠,不如完舊。」 《漢書.卷一.高帝紀上》:「吾非敢自愛,恐能薄,不能完父兄子弟。」
2.修繕、整治。《詩經.大雅.韓奕》:「溥彼韓城,燕師所完。」 《金史.卷七八.劉彥宗傳》:「陝西邊帥請完沿邊城廓以備南寇。」
3.繳納。例: 「完糧」 、「完稅」 。明.徐光啟《農政全書.卷八.農事.開墾上》:「收熟之時,照所佃糧額,竟赴管屯衙門,當官完納。」 《官場現形記》第四〇回:「這一季的錢糧,已完到六七成了。」
4.畢、完成。例: 「完稿」 、「完工」 。
5.比喻失敗。例: 「這麼一來,他真的完了。」
副词
盡,沒有剩餘。例: 「用完」 。《紅樓夢》第三七回:「若看完了還不交卷,是必罰的。」
名词
1.一種古代的輕刑。因其僅剃去毛髮而不傷肢體,故稱為「完」 。《漢書.卷二三.刑法志》:「刖者使守囿,完者使守積。」 唐.顏師古.注:「完,謂不虧其體,但居作也。」
2.姓。如元代有完澤。
“完”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胡官切,音桓。說文全也。
論語苟完矣。
莊子·天地篇不以物挫志之謂完。
又戰國策不如伐蜀之完也。
又玉篇保守也。
史記·蔡澤傳子胥智而不能完吳。
又繕也。
詩·大雅溥彼韓城,燕師所完。
又左傳·隱元年大叔完聚。
註謂完城郭也。
又堅好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輪敝三才不失職,謂之完。
註謂輪雖敝盡,而轂輻與牙不動也。
又集韻五勿切,音物。去髮形。
字彙補音禿,引漢書完爲城旦。見古音叢目讀。
又叶胡光切,音皇。
楚辭·九章何獨樂斯之謇謇兮,願蓀美之可完。叶上亡。
又說文古文寬字。註詳十二畫。
“完”形意通解
略說: 從「宀」,「元」聲,本義為完整。詳解: 從「宀」,「元」聲,本義為完整。《說文》:「全也。从宀,元聲。古文以爲寬字。」 《論語‧子路》:「子謂衛公子荊,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朱熹集注:「完,備也。」
「完」可表示保存、保全。《左傳‧昭公十五年》:「獲一邑而教民怠,將焉用邑?邑以賈怠,不如完舊。」杜預注:「完,猶保守。」
「完」還表示修築、修繕。《詩‧大雅‧韓奕》:「溥彼韓城,燕師所完。」鄭玄箋:「彼韓國之城,乃古平安時眾民之所築完。」
「完」也表示沒有剩餘。《醒世姻緣傳》第11回:「晁家的銀子定是完了。那兩個姑子的銀子一定也還未完。」
「完」也可指了結、完畢。《儒林外史》第3回:「金有餘同那幾個客人還不曾買完了貨。」
「完」亦可特指死亡;完蛋。《兒女英雄傳》第3回:「你媽已經是完了,你就飛回去也見不着了
「完」還指繳納(賦稅)。《醒世姻緣傳》第90回:「出穀碾米,以完官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