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言文意思
“于”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于(简繁同形)
拼音:yú
“于”字的古汉语解释
yú
1.介词 介绍动作行为发生时间、处所,可译为“在”、“到”、“从”等。《子鱼论战》:“宋公子及楚人战于泓。”《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
2.介词 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
3.介词 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对”、“向”等。《师说》:“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捕蛇者说》:“余将告于莅事者。”
4.介词 介绍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伶官传序》:“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5.介词 介绍比较的对象,可译为“比”。《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6.<词缀>用在动词前,无义。《诗经·葛覃》:“黄鸟于飞。”
【注】“于”和“於”二字是同义词。《诗经》《尚书》《周易》多用“于”,其他书多作“於”;有些书(如《左传》)“于”“於”并用,“于”常用于地名前,其余写作“於”。但是,古书中用作人名和语气词的“於”不能写作“于”,参看“於(wū)”。用作人名和词缀的“于”不能写作“於”。此外,其他场合两者可互换,汉字简化后都写作“于”。
“于”国语辞典解释
yú
动词1.去、往。《文選.曹植.責躬詩》:「煢煢僕夫,于彼冀方。」
2.取。《詩經.豳風.七月》:「晝爾于茅,宵爾索綯。」 《孟子.萬章下》:「殺越人于貨,閔不畏死,凡民罔不譈。」
介词
1.在。同「於」 。《儀禮.士昏禮》:「婿立于門外。」
2.以、用。《左傳.宣公十二年》:「楚自克庸以來,其君無日不以討國人而訓之,于民生之不易,禍至之無日,戒懼之不可以怠。」
3.對、對於。《詩經.邶風.泉水》:「有懷于衛,靡日不思。」
4.至、到。《淮南子.原道》:「以恬養性,以漠處神,則入于天門。」
5.依照。《書經.盤庚下》:「歷告爾百姓于朕志。」
6.為了。《孟子.萬章上》:「唯茲臣庶,女其于予治。」
连词
和、與。《書經.康誥》:「告汝德之說,于罰之行。」
助词
1.用於句首或句中,無義。例: 「鳳凰于飛」 。《詩經.周南.葛覃》:「黃鳥于飛。」
2.用於句尾,表示疑問的語氣。同「乎」 。《呂氏春秋.審應覽.審應》:「然則先王聖于?」
名词
姓。如明代有于謙。
yú
介词1.在。例: 「生於某年」 、「舟行於海」 、「生於斯,長於斯。」
2.給。《論語.衛靈公》:「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3.向。《論語.學而》:「子禽問於子貢。」 《明史.卷二.太祖本紀二》:「丙子,頒即位詔於天下。」
4.對。例: 「於心不忍」 、「於事無補」 。《論語.公冶長》:「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5.到、至。《史記.卷二九.河渠書》:「於吳,則通渠三江、五湖;於齊,則通菑濟之閒。」 唐.柳宗元〈捕蛇者說〉:「自吾氏三世居是鄉,積於今六十歲矣。」
6.從、由。《老子》第六四章:「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褚公於章安令遷太尉記室參軍。」
7.被,置於動詞之後,表示被動。《左傳.成公二年》:「郤克傷於矢,流血及屨。」 《史記.卷六八.商君傳》:「魏惠王兵數破於齊、秦,國內空,日以削,恐。」
8.為、為了。《史記.卷三二.齊太公世家》:「齊使管仲平戎於周。」
9.比,置於形容詞之後,表示比較。《禮記.檀弓下》:「苛政猛於虎也。」 唐.李白〈蜀道難〉:「噫吁戲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10. 和、與、跟。《論語.子路》:「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宋.蘇軾〈日喻〉:「而人之未達也,無以異於眇。」
连词
與、和,表示並列。《戰國策.齊策一》:「今趙之與秦,猶齊之於魯也。」 《漢書.卷六〇.杜周傳》:「況將軍之於主上,主上之與將軍哉!」
动词
依靠。三國魏.曹植〈當來日大難〉詩: 「廣情故,心相於。」 唐.劉得仁〈贈敬晊助教〉詩二首之一:「便欲去隨為弟子,片雲孤鶴可相於。」
助词
位於句首的語氣詞,無義。《易經.繫辭下》:「於稽其類,其衰世之意邪。」 唐.盧肇〈漢堤〉詩: 「於惟餘甿,飢傷喘呼。」
名词
姓。如宋代有於清言。
wū
名词「烏」 的本字。《穆天子傳》卷三:「徂彼西土,爰居其野。虎豹為群,於鵲與處。」 晉.郭璞.注:「於,讀曰烏。」
叹词
表示感嘆、讚美的語氣。《詩經.周頌.清廟》:「於穆清廟,肅雝顯相。」 《史記.卷二.夏本紀》:「皋陶曰:『於!慎其身脩。』」
xū
叹词表示感嘆的意思。通「吁」 。《詩經.周南.麟之趾》:「于嗟麟兮。」
“于”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羽俱切集韻韻會正韻雲俱切,𠀤音迂。爾雅·釋詁于,曰也。
又往也。
書·大誥民獻有十夫,予翼以于。
詩·小雅王于出征。
又儀禮·士冠禮宜之于假。
註于,猶爲也。宜之見爲大矣。
又聘禮賄在聘于賄。
註于讀曰爲。言當視賓之禮,而爲之財也。
又司馬相如·長門賦敘因于解悲愁之辭。
又未定之辭。
公羊傳·僖二十八年歸于者何。歸于者,罪未定也。
又行貌。
韓愈·上宰相書于于焉而來矣。
又于于,自足貌。
莊子·應帝王其臥徐徐,其覺于于。
又鐘兩口之閒曰于。
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爲鐘,兩欒謂之銑,銑閒謂之于。
又前漢·元后傳衣絳緣諸于。
註大掖衣也。
又唐書·元德秀傳明皇命三百里內刺史縣令,以聲樂集,德秀惟樂工十人,聮袂歌于蔿于。
又草名。
爾雅·釋草茜,蔓于。
註生水中。一名軒于。
司馬相如·子虛賦菴閭軒于。
又木名。
爾雅·釋木棧木,于木。
註僵木也。江東呼木觡。
又淳于,縣名。今密州安丘縣,古淳于國。
又姓。周武王第二子邘叔之後,以國爲氏,後因去邑爲于。
又淳于,宣于,鮮于,多于,𨷖于,皆複姓。
又三氏姓。勿忸于,阿伏于,見魏書·官氏志。
又助語辭。
詩·召南于沼于沚。
朱傳于,於也。
周易毛詩於皆作于。于於古通用。
又集韻邕俱切,音紆。廣大貌。
禮·檀弓邾婁考公之喪,徐君使容居來弔含。有司曰:諸侯之來辱敝邑者,易則易,于則于,易于雜者,未之有也。
又文王世子仲尼曰:周公抗世子法于伯禽,所以善成王也。聞之曰:爲人臣者,殺其身有益於君,則爲之,况于其身以善其君乎。俱與迂通。
又正韻休居切,與吁通。歎辭。
詩·周南于嗟麟兮。考證:〔禮·聘禮賄在聘于賄〕 謹按本書之例禮記謂之禮,此出儀禮不當稱禮,謹省上禮字。〔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爲鐘,兩欒謂之銑,兩銑謂之于。〕 謹照原文兩銑改銑閒。〔爾雅·釋木棧木,于木。註僵木也。江東呼木船。〕 謹照原注木船改木觡。 〔文王世子周公抗世子法于伯禽,所以善成王也。仲尼聞之曰,爲人臣者,殺其身有益于君,則爲之,况于其身以善其君乎。俱與迂通。〕 謹按周公至其君乎皆仲尼之言,此誤於聞之上增仲尼二字,謹照原文周公上增仲尼曰三字,聞之上省仲尼二字。法于益于兩于字照原文改於字。
“于”形意通解
略說: 「于」象樂器竽上併在一起的竹管的紋路、紋理之形。一說象吹竽時的吁氣之形。詳解: 「于」字的構形有兩種說法,第一種認為甲骨文象管狀樂器之形,中間有「于」作為聲符,是「竽」的初文(郭沫若、李孝定、裘錫圭)。後來為書寫簡便,省作「于」,以代表整個樂器,後由吹奏樂器引申表示氣之舒吁。
第二種說法認為「于」是「吁」的初文,象管狀樂器中的一口氣之形,本義是吁氣。還有第三種說法,孫雍長認為竽中的「于」象竽的表面竹管的紋路、紋理之形。
上述第一種以「于」原指「竽」的說法出自郭沫若、李孝定、裘錫圭等名家。甲骨文文例表示「竽」這種樂器。又用作介詞,引介時間、地點、人物等。
金文「雩」字的或體「𦏻」從「羽」從「于」,用作音階名,相當於後世的「羽」。「于」在「雩」和「𦏻」字中除了標聲之外,還充當意符,意義與樂器相關,可作為「于」的初文是樂器一說的佐證。參見「雩」。
至於第二種以「于」為「吁」的初文的說法實可遠溯於許慎,近年則由關子尹提出。查「于」字於《說文》中寫作「亏」,其解釋為:「亏,於也。象气之舒亏,從丂從一,一者其气平之也。」查「于」字的結構,實與「乎」、「兮」、「号」等字一樣,都和吾人的各種呼吸送氣活動有關。「于」很可能是「吁」的初文,其原義亦應為「歎息」意義的「吁」。西周金文中「于」字有用作動詞,解作往、去,如獻簋:「獻伯于遘王」,令簋:「隹王于伐楚伯,在炎。」與《詩經》用法相同,如《周南.桃夭》「之子于歸」,《毛傳》:「于,往也。」;「于」更多用作介詞,如麥方尊:「作冊麥易金于辟侯。」多友鼎:「追于京師」,《詩.采蘩》:「于澗之中」。也可解作超過、超越,如《荀子•勸學》中有「冰,水為之,而寒于水」,取意極為抽象。 「于」又因聲音關係與「於」通用,參見「於」。
關於「于」字的古文字字形。金文和甲骨文除了「從丂從一」這較簡單的寫法外,也保存了較複雜的另一種寫法。針對甲骨文「于」字這一奇特的寫法,特別是右側看似重疊的一組線條,徐中舒認為「于」本指「大圓規」。這一說法,我們認為並無說服力。從甲骨及金文較複雜的字形看,我們認為「于」很可能是從作為一種管樂器的「竽」經兩階段的省略而得的省文。換言之,于字的形構除了一般的如許慎說的從丂從一外,也可以是從竽省。古文字「竽」其實像一件管狀的器物,由於「竽」是用來吹奏的,甲骨文中解作竽管的「竽」字中間有「于」,正表示有氣吹於其中。而較複雜的「于」字之所謂「從竽省」,其實是省剩竽管的右壁和竽管中的那一口氣(即「于」的本字)。所以「竽」字的存在,和古文「竽」中之有「于」,可說是「于」之原義為吁氣的「吁」的極有力的側證。
按兩種說法中,第一種說法是古文字學界的主流意見,但本網站認為第二說亦有充分的認知理據,姑備二說。
又「于」字如用作專名,一般讀平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