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文言文意思
“刍”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刍”字

繁体:简化方式:草书楷化

拼音:chú

“刍”字的古汉语解释

chú

1.动词 割草。《汉书·赵充国传》:“牧田中。”

2.名词 牲口吃的草。《李愬雪夜入蔡州》:“民争负薪助之。”

3.名词 用草喂养的牲口。《史记·货殖列传序》:“口欲穷豢之味。”

【刍狗】古代束草为狗,供祭祀用,祭后弃掉。比喻轻贱无用的东西。《老子·五章》:“圣人不仁,以百姓为。”

【刍豢】泛指牛羊犬豕之类的家畜。《庄子·齐物论》:“民食,麋鹿食荐。”也指供祭祀用的牺牲。《吕氏春秋·季冬》:“乃命同姓之国,供寝庙之。”

【刍荛】1.割草打柴的人;草野之人。《诗经·大雅·板》:“先民有言询于。”2.谦辞。李白《与韩荆州书》:“若赐观,请给纸笔,兼之书人,然后退扫闲轩,缮写呈上。”

【刍议】犹“刍言”。草野之人的言论。常用作谦辞。王勃《上绛州上官司马书》:“霸略近发于舆歌,皇图不隔于。”

“刍”国语辞典解释

chú

动词
1.割草。《說文解字.艸部》「芻,刈艸也。」 《左傳.昭公六年》「禁芻牧採樵,不入田,不樵樹,不采蓺。」

2.飼養。《周禮.地官.牛人》「凡祭祀,共其享牛,求牛,以授職人而芻之。」

名词
1.餵養牲畜的草料。《國語.周語中》「廩人獻餼,司馬陳芻。」

2.吃草的牲口。《淮南子.時則》「乃命宰祝行犧牲,案芻豢。」 唐.高誘.注:「草養曰芻,穀養曰豢。」

3.禾莖、禾桿。《禮記.祭統》「及迎牲,君執紖,卿大夫從,士執芻。」 漢.鄭玄.注:「芻謂稿也,殺牲時用薦之。」

“刍”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側愚切正韻楚徂切,𠀤音初。
說文刈草也。
詩·大雅詢于芻蕘。
芻者飼牛馬之草。
孟子猶芻豢之悅我口。
趙註草食曰芻。
韻會羊曰芻,犬曰豢,皆以所食得名。
 又禮·祭統士執芻。
藁也。
詩·小雅生芻一束。
苽草刈取以用曰芻,故曰生芻。
 又草名。
小雅終朝采綠。
綠,王芻也。
 又梵語謂僧曰苾芻。
 又芻尼。
許彥周詩話嘗作七夕詩,押潘尼字,難于屬和,後讀藏經,有呼喜鵲爲芻尼。
 又姓。見何氏姓苑
 又集韻葘尤切,音鄒。
韓愈·駑驥詩力小若易制,價微良易酬。渴飮一斗水,饑食一束芻。
六書正譌芻象包束草之形,俗作蒭,非。
干祿字書通作𦷝、𦱪。𦷝字原从艸从口从丑作。考證:〔孟子猶芻豢之悅我口。趙註草牲曰芻。〕 謹照原文牲改食。

“刍”形意通解

略說:」的本義是割草。

詳解: 甲金文「」均從「」從「」,甲骨文或從二「」,會用手割草形。羅振玉︰「從手持斷草是芻也。」本義是割草、刈割。後引申飼養牛馬的草料也叫芻。《說文》:「芻,刈艸也。象包束艸之形。」段玉裁注:「謂可飤牛馬者。

  趙誠則認為象以手將草折斷之形,可備一說。

  甲骨文表示喂飼牲畜的草,又表示吃草的牲畜。金文用作地名,又表示喂飼牲畜的草料,公芻權:「公芻半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