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文言文意思
“余”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余”字

拼音:

“余”字的古汉语解释

1.代词 我。《核舟记》:“尝贻核舟一。”

2.形容词 多余的。《论语》:“其不足观也已。”

3.形容词 遗留的。《子鱼论战》:“寡人虽亡国之,不鼓不成列。”

4.名词 盈余。《论积贮疏》:“苟粟多而有,何为而不成?”

5.数词 表示整数后的不定的零数。《卖炭翁》:“一车炭,千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余波】⒈江河的末流。⒉遗风流泽。

【余孽】残存的坏人。

“余”国语辞典解释

形容词
1.多出的、剩下的。例: 「餘錢」「不遺餘力」 。宋.王庭珪〈和周秀實家行〉:「先輸官倉足兵食,餘粟尚可瓶中藏。」

2.殘留的、將盡的。例: 「餘年」「餘生」「餘燼」 。宋.方岳〈農謠〉二首之二:「漠漠餘香著草花,森森柔綠長桑麻。」

3.其他的。例: 「餘念」「餘事」

4.不盡的、未完的。例: 「死有餘辜」「心有餘悸」「餘音繞梁」

名词
1.某一事情、情況以外或以後的時間。例: 「課餘」「業餘」「公餘」 。唐.孟浩然〈行出東山望漢川〉詩: 「雪餘春未暖,嵐解晝初陽。」

2.大數目或度量單位等的零數。例: 「三十有餘」「年四十餘」 。清.姚鼐〈登泰山記〉:「四十五里,道皆砌石為磴,其級七千有餘。」

3.姓。如十六國時後燕有餘蔚。

副词
以後。例: 「他虛心反省之餘,決心改過。」


动词
剩下、遺留。例: 「餘留」 。唐.戴叔倫〈屯田詞〉:「新禾未熟飛蝗至,青苗食盡餘枯莖。」 宋.周邦彥〈浪淘沙慢.晝陰重〉詞: 「弄夜色,空餘滿地梨花雪。」

代词
我,表第一人稱。《文選.班彪.北征賦》「余遭世之顛覆兮,罹填塞之阨災。」 《文選.陸機.歎逝賦》「余將老而為客。」


名词
1.剩下、多餘。同「餘」《周禮.地官.委人》「凡其余,聚以待頒賜。」

2.姓。如宋代有余靖。

參見「余余」「余吾鎮」 等條。

“余”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以諸切集韻韻會羊諸切正韻雲居切,𠀤音餘。
說文語之舒也。
爾雅·釋詁我也。
 又四月爲月。
 又接,荇菜也。
 又前漢·匈奴傳單于衣繡,褡綺錦袷被各一,比
,髮之飾也。
 又姓。由之後。
 又集韻詳於切,音徐。吾,水名。在朔方。
 又集韻同都切,音徒。史記檮,匈奴山名。
 又于遮切,音邪。褒,蜀地名。一作褒斜。
漢陽厥𥓓褒斜作褒
 又叶演女切,音與。
楚辭·九思鷃雀列兮讙譁,雊𨿜鳴兮聒。抱昭華兮寶車,欲衒鬻兮莫取。
 又與餘同。
周禮·地官委人,凡其聚以待頒賜。
同餘。考證:〔集韻羊茹切,韻會羊諸切,〕 謹按集韻字音羊諸切,不音羊茹切。羊茹切三字謹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