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俎”文言文意思
“俎”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俎(简繁同形)
拼音:zǔ
“俎”字的古汉语解释
zǔ
1.名词 古代祭祀时盛牛羊等祭品的礼器。《左传·隐公五年》:“鸟兽之肉不登于俎……则公不射。”
2.名词 切肉用的案板。《鸿门宴》:“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俎豆】⒈古代祭祀、宴客用的器具。俎是放肉的几案,豆是盛干肉类食物的器皿。⒉引申为祭祀崇奉之意。
【俎食】俎上盛的食物。
“俎”国语辞典解释
zǔ
名词1.古代祭祀時,用來盛祭品的禮器。《左傳.隱公五年》:「鳥獸之肉,不登於俎。」 晉.杜預.注:「俎,祭宗廟器。」
2.割肉用的砧板。《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 俗稱為「砧板」 。
3.姓。如明代有俎有用。
“俎”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側呂切集韻壯所切,𠀤音阻。祭享之器。詩·小雅爲俎孔碩。
禮·明堂位周以房俎,有虞氏以椀俎,夏后氏以嶡俎。
又折俎。
左傳·宣十六年晉侯使士會平王室,定王享之原。襄公相禮殽烝。玉召士會曰:王享有體薦,宴有折俎。公當享,卿當宴,王室之禮也。
註殽烝,升殽於俎也。體薦,半體示儉也。折俎,體解節折,示惠也。
又鼎俎。
韓詩外傳伊尹負鼎俎,調五味,而立爲相。
又揚子·方言俎,几也。西南蜀漢之郊曰杫,杫音賜。
又刀俎。
史記·項羽紀樊噲曰:如今人方爲刀俎,我爲魚肉。
註俎,椹版也。
又尊俎。
後漢·馬融傳起謀於尊俎之閒。
註尊,奠酒之罇。俎,載牲之器。
又姓。
又叶壯揣切,錐上聲。
蘇轍·新宅詩李侯雖貧足圖史,旋作明窻安淨几。閉門且辦作詩章,好事從來置尊俎。
說文俎在且部,禮俎也。从半肉,在且旁。指事亦會意。非从人。
字彙附人部,非。考證:〔禮·明堂位周以房俎,有虞氏以捖俎,夏后氏以蕨俎。〕 謹照原文捖改椀。蕨改嶡。〔左傳·宣十七年晉侯使士會平王室。〕 謹照原文十七年改十六年。〔揚子·方言俎,几也。西南蜀漢之郊曰扯,扯音賜。〕 謹照原文兩扯字𠀤改杫。
“俎”形意通解
略說: 金文「俎」象俎形,「俎」是切肉、盛肉用的几、案形禮器,後專指切肉用的砧板。詳解: 金文象側視之俎形,本義是切肉、盛肉用的几案形禮器,左側象案腳(即俎足),右側象案板(即俎面)。後來專用「俎」表示切肉用的砧板。
古文字「且」、「俎」皆象用以切肉和盛肉的禮器,其區別是「且」象從上俯視俎面,而「俎」象從旁側視俎足和俎面。兩橫象俎面上的橫格。
俎足在演變過程中與象俎面的「且」分離,即訛變爲「俎」字中之「仌」形。《說文》:「俎,禮俎也。从半肉在且上。」即據已訛變的「仌」形誤說(王人聰、陳劍)。
金文用作本義,表示割肉、載肉的禮器,三年𤼈壺:「易(賜)羔俎」、「易(賜)彘俎」,意指賞賜載有羊肉的俎、載有豬肉的俎。又假借作「祖」,鄭太子與兵壺:「用亯(享)用孝于我皇俎(祖)文考」,意謂進獻食物,以孝敬我美好的祖先和有文德的先父。
戰國竹簡也用作本義,表示割肉、載肉的禮器,《望山楚簡》2號墓簡45:「四皇俎」,指四個大俎。《睡虎地秦簡.法律答問》簡27:「豆俎」,「豆」是盛放肉醬的器皿。又假借為「祖」,《清華簡一.皇門》簡13:「俎(俎)考」,即祖先和亡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