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言文意思
“人”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人”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rén

“人”字的古汉语解释

rén

1.名词 人类。《屈原列传》:“夫天者,之始也。”

2.名词 人民;众人。《为学》:“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又】人人;每人。《鱼我所欲也》:“非独贤者有是心也,皆有之。”

3.名词 别人;他们。《齐桓晋文之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4.名词 人才;杰出的人物。《左传·文公十三年》:“子无谓秦无,吾谋适不用也。”

5.名词 人品;人的品德操行。《赵威后问齐使》:“是其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

“人”国语辞典解释

rén

名词
1.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且能製造並使用工具以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例: 「男人」「女人」「人類」

2.別人、他人。例: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3.每人。例: 「人盡皆知」「人手一冊」《後漢書.卷一八.吳漢傳》「若能同心一力,人自為戰,大功可立。」

4.某種類型、身分的人。例: 「軍人」「主持人」「介紹人」「臺北人」

5.人的品格和性情。例: 「文如其人」《孟子.萬章下》「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 宋.王安石〈祭歐陽文忠公文〉:「世之學者,無問乎識與不識,而讀其文,則其人可知。」

6.姓。如明代有人杰。

7.二一四部首之一。

“人”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如鄰切集韻韻會正韻而鄰切,𠀤音仁。
說文天地之性最貴者也。
釋名,仁也,仁生物也。
禮·禮運者,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又一,君也。
書·呂𠛬有慶,兆民賴之。
 又予一,天子自稱也。
湯誥嗟爾萬方有衆,明聽予一誥。
 又二,父母也。
詩·小雅明發不寐,有懷二
 又左,中,翟國二邑。
 又官名。
周禮有庖,亨,漿,凌之類。
 又楓,老楓所化,見朝野僉載
 又蒲,艾,見歲時記
 又姓。明傑。
 又左,聞,俱複姓。
 又韻補叶如延切,音然。
劉向·列女頌望色請罪,桓公嘉焉。厥後治內,立爲夫

“人”形意通解

略說: 古文字「」象人側面垂手侍立形。本義是人。

詳解:」指人類,《說文》︰「人,天地之性最貴者也。此籀文,象臂脛之形。凡人之屬皆从人。」戰國文字或在人身上加一圓點為裝飾,圓點又往往延伸為一橫,訛變為「」形,故「」、「」是一字之分化。參見「」。

  甲骨文用作本義,《合集》22626:「伐十人」,表示砍殺十人。《合集》20328:「余一人」,是殷王自稱。又通假作「」,方國名,《英》2524:「王正(征)人方」。「人方」即「夷方」,指東夷。

  金文用作本義,宜侯夨簋:「庶人」,即平民。洹子孟姜壺:「人民」,齊侯鎛:「民人」。《周禮.地官.大司徒》:「掌建邦之土地之圖與其人民之數。《左傳.襄公九年》:「其士競於教,其庶人力於農穡。」大盂鼎:「我一人」,與甲骨文「余一人」同,是天子自稱。《詩.大雅.下武》:「媚茲一人」,毛亨傳:「一人,天子也。《國語.周語上.內史過論晉惠公必無後》:「余一人有罪」,韋昭注:「天子自稱曰余一人。《白虎通.號篇》:「以天下之大,四海之內,所共尊者一人耳。

  「人主」即君主,中山王鼎:「長為人宔(主)」。「人臣」即臣子,中山王鼎:「智(知)為人臣之宜(義)焉。《荀子.王霸》:「人主不公,人臣不忠也。」「人鬲」指西周時處於社會底層的體力勞動者,又簡稱「」,一說是一種身份較低的庶人。令簋:「臣十家,鬲百人。」大盂鼎:「人鬲千又五十夫」。又用作「」的單位詞,[冬戈]簋:「孚(俘)人百又十又四人」,表示俘虜一百一十四人。《尚書.泰誓》:「予有亂臣十人」。

  金文又通假為「」,甫人父匜:「甫人父乍(作)旅匜,萬人(年)用。」「萬人用」即金文習語「萬年用」,表示甫人父鑄造隨行的匜,以供萬年使用。「」是「」的聲符,故「」可通假為「」,此說可為章太炎「娘日古音歸泥」說補充一證(楊樹達)。

  除了「」的本字之外,視乎所要表示的姿勢的不同,人又可寫為「」、「」、「」、「」、「」、「」、「」等,分別解作站立揚臂、跪坐、曲膝坐地、側首、奔走、交腿、逆行的人,而每一個寫法,都成為一獨特的意義構件。因此,「」的意念在漢字的意義世界中,實在極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