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文言文意思
“楚”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楚(简繁同形)
拼音:chǔ
“楚”字的古汉语解释
chǔ
1.名词 本是一种丛生灌木,又叫“荆”;古代取其条作打人的工具。《礼记·学记》:“夏楚二物,收其威也。”
2.形容词 痛苦,悲痛。《柳毅传》:“妇始楚而谢,终泣而对。”
3.形容词 鲜明,整齐。《战国策·齐策》:“不韦使楚服而见。”
4.名词 周代诸侯国,战国时为七雄之一。位于长江中下游,后来这一带地方也称楚。《樊姬》:“樊姬,楚国之夫人也。”《大铁椎传》:“与人罕言语,语类楚声。”
【楚楚】1.形容衣服鲜明整洁。2.草木丛生的样子。3.形容哀痛、凄苦。陆九洲《送毛元善序》:“视其衣裳冠履,则皆楚鲜明。”
【楚辞】1.指先秦楚人所作的诗,包括屈原作品中形式近于《诗经》体的诗。2.指屈原创造的一种句子长短不一、形式灵活,多用“兮”字的新体诗。3.指秦朝以后文人仿屈赋作的新体诗。4.指汉朝刘向对上述这一批诗进行辑选而成的一部诗歌总集。
【楚毒】1.苦刑。2.痛苦。
【楚歌】楚国人用方言、土调唱的歌。《垓下之战》:“夜,闻汉军四面皆楚。”
【楚掠】拷打。
【楚切】凄苦。
【楚囚】本指被俘的楚国人,后用以借指处境窘迫的人。
【楚挞】用棍杖殴打。
“楚”国语辞典解释
chǔ
形容词1.痛苦。例: 「苦楚」 。《史記.卷一〇.孝文本紀》:「夫刑至斷支體,刻肌膚,終身不息,何其楚痛而不德也,豈稱為民父母之意哉!」
2.清晰、整齊。例: 「清楚」 。《詩經.小雅.賓之初筵》:「邊豆有楚,殽核維旅。」
3.鮮明、華麗。《詩經.曹風.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南朝梁.沈約〈少年新婚為之詠詩〉:「腰肢既軟弱,衣服亦華楚。」
名词
1.古時教師用以責罰學生的小杖。《禮記.學記》:「夏楚二物,收其威也。」 漢.鄭玄.注:「夏,槄也;楚,荊也。二者所以撲撻犯禮者。」
2.國名:(1)周成王封熊繹於楚,春秋時稱王,為戰國七雄之一。領有今大陸地區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後為秦所滅。(2)五代時馬殷所建,為五代十國之一。有今大陸地區湖南及廣西東部等地,後為南唐所滅。
3.大陸地區湖南、湖北的通稱。或專指大陸地區湖北而言。
4.植物名。馬鞭草科蔓荊屬,落葉灌木。葉為掌狀複葉,邊緣有細鋸齒。七八月間開淡黃紫色花。也稱為「牡荊」 。
5.姓。如宋代有楚公輔。
动词
拷打。《聊齋志異.卷一.三生》:「鬼力楚之,痛甚而蹶。」
“楚”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正韻創舉切集韻創阻切,𠀤粗上聲。或作䠂。說文叢木也。一曰荆。
詩·小雅楚楚者茨,言抽其棘。
註楚楚,茨棘貌。
又詩·召南翹翹錯薪,言刈其楚。
疏荆屬。薪雖皆高,楚尤翹翹而高也。
又禮·學記夏楚二物,收其威也。
註楚,荆也。扑撻犯禮者。
又萇楚,草名。羊桃也。
詩·檜風隰有萇楚,猗儺其枝。
又楚楚,鮮明貌。
詩·檜風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又辛楚,痛也,別作憷。
陸機·與弟士衡詩慷慨含辛楚。
又國名。
書·禹貢荆州之域,周熊繹始封。
又三楚,地名。
史記·貨殖傳淮北郡、𨻰汝南郡,西楚也。彭城以東,東海、吳廣陵,東楚也。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長沙,南楚也。
又南方曰楚。
後漢·史岑出師頌朔風變楚。
李善註朔,北方也,楚,南方也。
又姓。
左傳晉龜卜楚丘,趙襄子家臣楚隆。
又唐韻韻會𠀤瘡據切,粗去聲。楚利也。
又木名。出歷山。
又類篇山於切,音疎。
杜甫·送孟十二詩秋風楚竹冷,夜雪鞏梅春。
又叶弭沼切,音杪。
前漢·楚元王傳太上四子,伯兮早夭。仲氏王代,斿宅是楚。
“楚”形意通解
略說: 甲金文從「林」,「疋」聲,本義為叢生的樹木 (許慎)。詳解: 甲金文從「林」,「疋」聲,本義為叢生的樹木 (許慎)。楚文字或省「林」為「木」。
甲骨文用作地名,《合集》29984:「于楚」,一說甲骨文的「楚」即《左傳.隱公七年》的「楚丘」,在今河南滑縣東。
金文通假為「胥」,表示輔助、輔弼,弭叔簋:「用楚(胥)弭白(伯)」,表示以輔助弭伯。又指楚國,𤞷馭簋:「伐楚刱(荊)」。「楚荊」是古人對楚國的稱呼,又稱為「荊」或「楚」,據說因為荊棘叢生而得名。又用作官名,毛公鼎:「埶(設)小大楚賦」,「楚賦」《尚書.多方》作「胥伯」,《尚書大傳》作「胥賦」,表示設立大小官員之意。
漢帛書通假為「速」,表示召請,《馬王堆帛書.六十四卦.襦(需)》上六:「有不楚(速)客三人來」,王弼本《周易》作「有不速之客三人來」,「不速客」即不請自來之客。
《說文》:「楚,叢木。一名荆也。从林,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