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言文意思
“杜”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杜(简繁同形)
拼音:dù
“杜”字的古汉语解释
dù
1.名词 树木名。又称棠梨,杜梨。《经诗·有杕之杜》:“有杕之杜,生于道左。”
2.动词 堵塞;阻塞。《五人墓碑记》:“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3.动词 毫无根据地随意臆造。《林黛玉进贾府》:“只恐又是你的杜撰。”
“杜”国语辞典解释
dù
名词1.植物名:(1)松科冷杉屬,「冷杉」 之古稱,參見「冷杉」 條。(2)薔薇科梨屬,「棠梨」 、「杜梨」 之古稱,參見「棠梨」 條。(3)馬兜鈴科細辛屬,「杜蘅」 之古稱,參見「杜蘅」 條。
2.姓。如唐代有杜甫、杜牧。
动词
1.堵塞、阻絕。例: 「杜塞」 、「杜絕」 。《戰國策.秦策一》:「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伉。」 《史記.卷六八.商君列傳》:「公子虔杜門不出已八年矣,君又殺祝懽而黥公孫賈。」
2.排斥、拒絕。《後漢書.卷七四上.袁紹劉表列傳.袁紹上》:「今賞加無勞,以攜有德;杜黜忠功,以疑眾望。」 《南史.卷五.齊本紀.廢帝鬱林王》:「依違杜諫,乃止。」
“杜”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動五切,音𢾖。說文甘棠也。牡曰棠,牝曰杜。樊光曰:赤者爲杜,白者爲棠。
陸璣·草木疏赤棠,子澀而酢,無味。木理韌,可作弓幹。與說文不同。
又塞也。
書·費誓杜乃擭。
周禮·夏官·大司馬犯令凌政則杜之。
又爾雅·釋草杜榮。
註似茅,皮可爲索。
又香草名。
屈原·九歌采芳洲兮杜若。
又繚之兮杜蘅。
又方言東齊謂根爲杜。
又澀也。
又本草杜仲,藥名。
又博雅·釋蟲杜伯,蠍也。
又姓。
廣韻本帝堯劉累之後。出京兆、濮陽、襄陽三望。
又集韻董五切,音睹。姓也。楚有杜敖。
又類篇同都切,音徒。亦姓也。晉有杜蒯。考證:〔爾雅·釋蟲杜伯,蝎也。〕 謹按所引出博雅非爾雅,爾改博。幷照原文蝎改蠍。
“杜”形意通解
略說: 甲金文從「木」從「土」,「土」是聲符,「木」是意符,「杜」的本義是一種樹的名稱,即甘棠,又名杜梨。詳解: 《說文》:「杜,甘棠也。从木、土聲。」
甲骨文辭殘,意義不詳。金文用作古國名,《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在唐為唐杜氏」,杜預注:「唐、杜二國名」,《竹書紀年》卷下:「冬十月,王師滅唐,遷其民于杜。」古杜國在今陝西西安東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