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蠹”文言文意思
“蠹”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蠹”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

“蠹”字的古汉语解释

1.名词 蛀虫,常用以比喻侵耗国家或人民财物的人。《五蠹》:“此五者,邦之也。”《促织》:“独是成氏子以贫。以促织富。”

2.动词 蛀蚀;败坏。《吕氏春秋·尽数》:“流水不腐,户枢不,动也。”

【蠹役】害民的差役。

【蠹鱼】也叫衣鱼,蛀蚀书籍、衣物的小虫。

“蠹”国语辞典解释

名词
1.蛀蟲。《說文解字.䖵部》「蠹」 字.清.段玉裁.注:「在木中食木者也。」 例: 「木蠹」 。唐.李賀〈堂堂〉詩: 「十年粉蠹生畫梁,飢蟲不食堆碎黃。」

2.從中敗損或侵耗財物的人。《左傳.襄公二十七年》「兵民之殘也,財用之蠹。」 《商君書.修權》「秩官之吏,隱下以漁百姓,此民之蠹也。」

动词
蛀爛、腐蝕。《呂氏春秋.季春紀.季春》「因智而明之,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 唐.韓愈〈雜詩〉:「豈殊蠹書蟲,生死文字間。」

“蠹”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當故切韻會正韻都故切,𠀤音妒。
說文木中蟲也。
莊子·人閒世以爲門戸則液樠,以爲柱則,是不材之木也。
蟲在木中謂之
 又前漢·南粵傳一器。
 又續博物志積穀則生
 又書。
穆天子傳天子東遊,次雀梁,書于羽陵。
暴書中蟲,使不藏匿也。
徐陵·玉臺新詠序辟惡生香,聊防羽陵之
 又爾雅·釋蟲蜭,毛
卽蛓也。
說文,省作螙,象䖵在木中形。
集韻亦作𧔬。
韻會別作蠧,非。考證:〔穆天子傳天子東遜。〕 謹照原文遜改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