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杲”文言文意思
“杲”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杲”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gǎo

“杲”字的古汉语解释

gǎo

形容词 明亮。《管子·内业》:“乎如登于天,杳乎如人渊。”

“杲”国语辞典解释

gǎo

形容词
明亮的樣子。《說文解字.木部》「杲,明也。」 《詩經.衛風.伯兮》「其雨其雨,杲杲出日。」


名词
姓。如元代有杲元啟。

“杲”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老切,音縞。
說文明也。
詩·衞風出日。
淮南子·天文訓日登於扶桑,是謂朏明,故字日在木上。
 又玉篇高也。
管子·內業篇乎如登乎天。
 又集韻下老切,音皓。義同。

“杲”形意通解

略說: 從「」從「」,字象日光照於木上,本義為日出明亮。

詳解:」未見於金文,甲骨文從「」從「」,字象日光照於木上,本義為日出明亮。此字甲骨與「」相反,參見「」。《說文》:「杲,明也。從日在木上。」段玉裁注:「日在木上,旦也。

  卜辭用作人名,如《合集》20592:「王令杲」。

  古詩賦用其本義,如《詩.衛風.伯兮》:「其雨其雨,杲杲出日」;《南郊頌》:「如海之深,如日之杲」,又如《植橘賦》:「禀太陽之烈氣,嘉杲日之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