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文言文意思
“楷”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楷(简繁同形)
拼音:kǎi/jiē
“楷”字的古汉语解释
kǎi
1.名词 法式;典范。《礼记·儒行》:“今世行之,后世以为楷。”
2.名词 楷书,现在通行的一种汉字字体。曾巩《尚书省郎官石记序》:“布此序独楷字,精劲严重,出于自然,如动容周旋中礼,非强无者。”忾
jiē
1.名词 楷树,也叫黄连木。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蜀中有木类柞……蜀人呼为楷木。”
2.形容词 刚直。刘劭《人物志·体别》:“强楷坚劲,用在桢干,失在专固。”
“楷”国语辞典解释
kǎi
名词1.植物名。漆樹科黃連木屬,落葉喬木。奇數羽狀複葉,小葉十一至十五枚,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具有香味。花雌雄異株,雄花序緊密總狀,雌花序鬆散圓錐狀,不具花瓣。核果扁倒卵狀球形,熟時呈暗紅色。材質密緻,可製器物。也稱為「黃連花」 、「楷木」 、「爛心木」 。
2.法式、模範。例: 「楷模」 。《禮記.儒行》:「今世行之,後世以為楷。」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祝盟》:「祈禱之式,必誠以敬,祭奠之楷,宜恭且哀。」
3.參見「楷書」 條。
“楷”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苦駭切,音鍇。說文木也,孔子冢蓋樹之者。
淮南子·草木訓楷木生孔子冢上,其榦枝疎而不屈,以質得其直也。
又廣韻模也,式也,法也。
禮·儒行今世行之,後世以爲楷。
後漢·李膺傳天下模楷李元禮。
又强楷。
人物志精良畏愼,善在恭謹,失在多疑。强楷堅勁,用在楨幹,失在專固。
又楷書。
晉書·衞恆傳上谷王次仲,始作楷法。
路史今人楷書,亦有數體,有古字楷書,有今字楷書。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居諧切,音皆。義同。
又叶遣禮切,音起。
後漢·史岑·出師頌允文允武,明詩說禮。憲章百揆,爲世作楷。
“楷”形意通解
略說: 金文從「木」,「皆」聲。「楷」是樹名,即黃連木。引申為楷模、典範、楷書等。詳解: 「楷」字從「木」,「皆」聲。古文字「皆」字或從「虎」從「口」,參見「皆」。「楷」是樹名,即黃連木,落葉喬木,木質堅硬耐久,可供建築、細木工等用。楷樹是一種「方樹」,即方正之木,故引申為品格剛直、法式楷模等義。相傳孔子死後,其弟子在他的墳墓上面種滿楷樹。《說文》:「楷,木也。孔子冢蓋樹之者。从木,皆聲。」段玉裁注:「〈皇覽〉云:『冢塋中樹以百數,皆異種。傳言弟子各持其方樹來種之。』按楷亦方樹之一也。〈儒行〉曰:『今世行之,後世以爲楷。』楷,法式也。楷之言稽,我稽古而後世又於此焉稽也。」唐段成式《酉陽雜俎.木篇》:「孔子墓上特多楷木。」張舜徽《說文解字約注》:「此木有堅貞之性,歲寒而榮,與眾木異,昔人樹之孔子冢上,亦猶後世植松柏於墓旁耳。蓋孔子冢上,此木為多,世所共知,故許君說字,因附及焉」。
「楷」字先秦就用來表示楷模,《禮記.儒行》:「儒有今人與居,古人與稽,今世行之,後世以爲楷。」孔穎達疏:「楷,法式也。言儒者行事,以爲後世楷模法式。」意謂儒者雖同當代人生活在一起,其言行卻能與古人相合。他現在的行為,能作為後世的楷模。《馬王堆漢帛書.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道法》第4行:「无私者知(智),至知(智)者為天下稽(楷)。」意謂不自私的人明智,最明智的的人是天下的楷模。
「楷」又用作動詞,表示效法,《晉書.齊王攸傳》:「(司馬攸)清和平允,親賢好施,愛經籍,能屬文,善尺牘,爲世所楷。」意謂司馬攸性情溫和公允,親近賢人,樂於施惠,愛典籍,能撰文,文辭優美,被世人所仿效。
「楷書」、「楷字」最初只是標準書體、規範文字的意思,並不指特定的書體。《法書要錄.張懷瓘書斷上.八分》:「[八分]本謂之楷書。楷,法也,式也,模也。」只是因為把現行正規文字稱作「楷書」的時間久了,「楷」才變為與「篆」、「隸」、「草」相對的書體名,又稱為「正書」、「真書」。在唐代,「楷書」大概已經用來借稱書體名了。白居易〈遊悟真寺〉:「素屏有楷書,墨色如新乾。」意謂白色的屏風上有楷書,墨色就像剛寫上去似的。
金文用作國族名,楷伯簋:「楷白(伯)」。又用作人名,師楷鼎:「師楷」,「師」是官名,指軍事長官,「楷」是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