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文言文意思
“柔”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柔(简繁同形)
拼音:róu
“柔”字的古汉语解释
róu
1.形容词 草木始生;稚嫩。《诗经·豳风·七月》:“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2.形容词 柔软;柔弱。《后汉书·光武帝纪》:“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
3.形容词 和;顺。《管子·四时》:“然则柔风甘雨乃至,百姓乃寿。”
4.动词 安抚。《国语·齐语》:“宽惠柔民,弗若也。”
【柔翰】毛笔。
【柔嘉】温柔而美善。
【柔远】安抚远方的民族,使归顺。
【柔则】以柔顺为准则。古代女子的道德准则。
“柔”国语辞典解释
róu
形容词1.軟弱。例: 「柔弱」 、「柔能克剛」 。
2.溫和、和順。《管子.四時》:「解怨赦罪,通四方,然則柔風甘雨乃至。」 《後漢書.卷四四.胡廣傳》:「柔而不犯,文而有禮。」
3.草木新生,莖葉幼嫩的樣子。《詩經.小雅.采薇》:「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文選.曹植.美女篇》:「柔條紛冉冉,葉落何翩翩。」
动词
安撫。《禮記.中庸》:「送往迎來,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遠人也。」 《金史.卷八六.李石傳》:「北俗無定居,出沒不常,惟當以德柔之。」
“柔”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耳由切集韻韻會正韻而由切,𠀤受平聲。說文木曲直也。
又柔者剛之反。
易·說卦立地之道,曰柔與剛。
書·洪範沈潛剛克,高明柔克。
老子·道德經豈非以其柔耶。
又安也。
書·舜典柔遠能邇。
又服也。
左傳·僖二十八年我得天,楚伏其罪,我且柔之矣。
又草木新生曰柔。
詩·小雅薇亦柔止。
又國名。
前漢·地理志屬琅邪郡。
俗作𣐱,非。
“柔”形意通解
略說: 從「木」,「矛」聲。本義是柔軟、柔弱,與「剛」相對。詳解: 從「木」,「矛」聲。本義是柔軟、柔弱,與「剛」相對。《說文》:「柔,木曲直也。从木,矛聲。」段玉裁注:「凡木曲者可直,直者可曲曰柔。」如《周易.繫辭下》:「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剛柔相推,變在其中矣。」《老子.第七十八章》:「弱之勝強,柔之勝剛。」
「柔」引申表示溫和、溫柔。如《管子.四時》:「然則柔風甘雨乃至,百姓乃壽,百蟲乃蕃,此謂星德。」尹知章注:「柔,和也。」《禮記.內則》:「父母有過,下氣怡色柔聲以諫。」
「柔」也表示安撫、懷柔。《爾雅.釋詁下》:「柔,安也。」如《詩.大雅.民勞》:「柔遠能邇,以定我王。」毛傳:「柔,安也。」《左傳.僖公二十五年》:「德以柔中國,刑以威四夷,宜吾不敢服也。」
「柔」表示草木初生、幼嫩。如《詩.小雅.采薇》:「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毛傳:「柔,始生也。」《詩.豳風.七月》:「遵彼微行,爰求柔桑。」鄭玄箋:「柔桑,稚桑也。」
「柔」還表示潤澤。如《國語.鄭語》:「祝融亦能昭顯天地之光明,以生柔嘉材者也,其後八姓,於周未有侯伯。」韋昭注:「柔,潤也。」《淮南子.說山》:「厲利劍者必以柔砥,擊鍾磬者必以濡木。」高誘注:「柔,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