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言文意思
“丁”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丁”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dīng/zhēng

“丁”字的古汉语解释

dīng

1.名词 钉子。《晋书·陶侃传》:“及桓温伐蜀,又以侃所贮竹头作装船。”

2.形容词 健大。王充《论衡·无形》:“齿落复生,身气强。”

3.名词 成年男性。《塞翁失马》:“壮者引弦而战。”白居易《新丰折臂翁》:“无何天宝大征兵,户有三点一。”

4.名词 人口。《南史·何承天传》:“计课仗。”

5.名词 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如庖丁、畦丁、园丁。《庄子·庖丁解牛》:“庖为文惠君解牛。”

6.名词 天干的第四位。苏轼《石钟山记》:“元丰七年六月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7.姓。

zhēng

见“丁丁”。

【丁丁】zhēngzhēng伐木声。

【丁男】成年男子。

【丁女】成年女子。

【丁年】壮年。

【丁役】服劳役的壮丁。

【丁忧】遭父母之丧。

“丁”国语辞典解释

dīng

名词
1.天干的第四位。

2.排列次序的等第。在甲、乙、丙之後,表示第四級,或較差的等級。

3.成年男子。例: 「壯丁」「男丁」「單丁」

4.人、人口。例: 「添丁」「幫丁」「人丁單薄」《南史.卷三三.何承天傳》「計丁課仗,勿使有闕。」

5.僕役,或指從事某些勞動或職業的人。例: 「園丁」「庖丁」「家丁」

6.方形的小塊。例: 「雞丁」「肉丁」「補丁」「將小黃瓜切丁。」

7.姓。如漢代有丁令威,清代有丁汝昌。

动词
當、遭逢。例: 「丁憂」「丁外艱」「丁內艱」


形容词
1.壯盛的。例: 「丁年」

2.極少的、極小的。例: 「他的身子還很硬朗,一丁點兒毛病都沒有。」

zhēng

參見「丁丁」 條。

“丁”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當經切,音玎。十幹名。
說文夏時萬物皆實。承丙,象人心。
六書正譌,蠆尾也,象形。凡造物必以金木爲附著之,因聲借爲丙字。
爾雅·釋天太歲在曰彊圉,月在曰圉。
禮·月令仲春之月上,命樂正習舞釋菜。
 又唐書·禮樂志仲春,仲秋,釋奠於文宣王,皆以上
 又五,力士。
蜀記秦惠王欲伐蜀,造石牛,置金其後。蜀人使五力士拖石成道,秦遂伐蜀。
杜甫詩論功超五
 又六,神名。
道書陽官六甲,隂官六。謂六甲中神也。
 又爾雅·釋詁,當也。
相當値。
詩·大雅我躬。
 又民
唐書·食貨志租庸調之法,以人爲本。
 又授田十畝,歲輸粟二斛,謂之租
 又莊子·養生主解牛。
杜甫詩負籠至。
宋史·高宗紀團敎峒槍杖手。
罷廉州貢珠,縱蛋自便。
何異傳募山,捕首亂者。
唐璘傳團結漁業茶鹽舟夫蘆,悉備燎舟之具。
元史·博爾忽傳溪子。
橘錄金橘高不及尺許,結實繁多。園種之,以鬻於市。
 又零,或作伶仃,失志貌。
晉書·李密傳孤苦,至於成立。
 又彼此相屬曰寧。
後漢·郞覬傳寧再三,留神於此。俗作叮嚀。
 又寧,鉦也。
左傳·宣四年楚伯棼射王,汰輈及鼔跗,著於寧。
 又東,聲也。凡玉珮鐵馬聲皆曰當。當東二音古通。
 又水。
水經注泗水又東南流,溪水注之。
 又爾雅·釋魚魚枕謂之
枕在魚頭骨中,形似篆書字。
 又子,科斗也。初生如有尾。
莊子·天下篇子有尾。
 又肉,瘡名。
物類相感賦身上生肉,芝蔴花擦之。
 又烏,茶名。見本草
 又吉,蟲名。
本草註甲蟲也。背正綠,有翅,在甲下,出嶺南賓澄諸州,人取帶之,令人喜好相愛。
 又貫休詩蕨苞玉粉生香壟,菌蔟紅出靜槎。
陸游詩滿貯醇醪漬黃甲,密封小甕餉紅。皆詩人象形借用也。
 又姓。本姜姓,齊太公子伋爲公,因以命氏。
 又逸書諡法述義不克曰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中莖切,音朾。
詩·小雅伐木
伐木聲相應也。
 又韻會小補叶都陽切,音當。
韓愈·贈張籍詩相見不復期,零落甘所。嬌兒未絕乳,念之不能忘。
正字通唐書張弘靖傳,汝輩挽兩石弓,不如識一字。按續世說一作一个,因篆文个與相似。傳寫譌作

“丁”形意通解

略說: 甲金文象方形城邑之形,本義是城邑。

詳解: 甲金文從中空或填實的方形,象城邑之形,「」、「」都是「」的初文(何琳儀)。本義是城邑。楊樹達認為方形象東南西北四方之形,乃四方或方國之「」的本字,饒宗頤亦持相近看法,姚孝遂認為是方圓之「」的本字。

  過去學者對「」字的構形眾說紛紜,劉心源、林義光、吳其昌認為象釘子,高鴻縉認為象頭頂,郭沫若認為象瞳孔,唐蘭認為象金鉼,皆無確證。

  甲金文用為天干第四位,《合集》6:「丁丑卜」,表示在丁丑這一天占卜。虢季子白盤:「隹(唯)十又二年正月初吉丁亥」,表示在周宣王十二年農曆一月丁亥這一天。甲骨文又用作先王先妣的廟號,即古代皇帝死後,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特起的名號。《合集》35818:「武丁」。金文用作祖先的廟號,生史簋:「用事厥祖日丁」,表示用來事奉他的祖先日丁。

  《說文》:「丁,夏時萬物皆丁實。象形。丁承丙,象人心。凡丁之屬皆从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