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文言文意思
“衡”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衡(简繁同形)
拼音:héng
“衡”字的古汉语解释
héng
1.名词 绑在牛角上以防触人的横木,车辕上的横木。《论语·卫灵公》:“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
【又】泛指横木。《归去来兮辞》:“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2.名词 秤杆;秤。《尚书·舜典》:“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
【又】称量;比较。如“衡量”、“权衡”。
3.动词 匹敌;对抗。《赤壁之战》:“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4.形容词 通“横”。贾谊《论积贮疏》:“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过秦论》:“外连衡而斗诸侯。”
【衡人】以连衡计策从事游说的人,即战国时张仪之流。
【衡宇】⒈指简陋的房屋。⒉宫室庙宇的通称。
“衡”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戸庚切集韻韻會何庚切,𠀤音行。書·舜典同律度量衡。
前漢·律歷志衡,平也。所以任權而均物,平輕重也。
荀子·禮論衡誠懸矣,則不可欺以輕重。
又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
傳璣衡,王者正天文之器,可運轉者。
漢書註衡謂渾天儀也。
又樓殿邊欄楯也。
前漢·袁盎傳百金之子不騎衡。
又勺柄,龍頭也。
周禮·冬官·玉人大璋、中璋九寸,邊璋七寸,衡四寸。
又眉目之閒也。
蔡邕·釋誨揚衡含笑。
左思·魏都賦盱衡而誥。
又斗之中央也。
前漢·天文志衡殷南斗。
又橫也。
前漢·𠛬法志合縱連衡。
師古曰戰國時,齊楚韓魏燕趙爲縱,秦國爲衡。秦地形東西橫長,故爲衡也。
又楅衡,所以楅持牛,使不得抵觸也。
周禮·地官凡祭祀,飾其牛牲,設其楅衡。
又小爾雅斤十謂之衡,衡有半謂之秤。
又維持冠者曰衡。
左傳·桓二年衡紞紘綖。
又掌山林者謂之衡。
周禮·天官·太宰虞衡作山澤之材。
又阿衡,官名。
書·太甲惟嗣王不惠于阿衡。
又地名。
周語以諸侯朝于衡雝。
註衡雝,鄭地,在今河內。
又山名。
爾雅·釋山江南衡。
註南岳衡山也。
又水名。
水經注衡水東經阜城縣故城。
又姓。
通志·氏族略伊尹爲湯阿衡,子孫因以爲氏。一云魯公子衡之後,以王父字爲氏。漢有衡威、衡驃卿。
又與蘅通,杜衡也。
司馬相如·子虛賦其東則有蕙圃、衡蘭。
又集韻胡盲切。與橫通。
詩·齊風衡從其畝。
疏衡,古通橫。
又詩·陳風衡門之下,可以棲遲。
註衡木爲門也。
又毛詩古音攷音杭。小雅:約軧錯衡,八鸞瑲瑲。史記·自序:維契作商,爰及成湯,太甲居桐,德盛阿衡。𠀤叶音杭。
說文从角、大,从行。
韻會俗作𢖍,非。考證:〔左傳·桓五年衡紞綋綖。〕 謹照原文五年改二年。綋綖改紘綖。〔史記傳序,維契作商,爰及成湯,太甲居桐,作盛阿衡〕 謹照原文傳序改自序。作盛改德盛。
“衡”形意通解
略說: 金文「衡」字從「行」從「角」從「大」。象一人站在路上,頭戴獸角之形。「行」是聲符。詳解: 金文「衡」字從「行」從「角」從「大」。象一人站在路上,頭戴獸角之形。「行」是聲符。金文或不從「大」而從「夨」。戰國竹簡省去「行」形,與《說文》古文形近。而「大」訛變為從「矢」。戰國竹簡中,「大」形往往訛變為「矢」形,如「因」字所從的「大」也有訛變為從「矢」。
「衡」字的構形初義不明,張世超等認為象人頭戴直豎之角,中正不偏,以表平衡之意。按此說難以解釋為何有的字形不從「大」而從「夨」。
金文表示車衡,即轅前橫木。番生簋:「逪衡」,相當於文獻的「錯衡」,表示有文飾的車衡。《詩.大雅.韓奕》:「簟茀錯衡」,毛亨《傳》:「錯衡,文衡也。」(參金文形義通解)
《說文》:「衡,牛觸,橫大木其角。从角从大,行聲。《詩》曰:『設其楅衡。』𡙏,古文衡如此。」段玉裁注:「『《詩》曰』當作『《周禮》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