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文言文意思
“横”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横”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héng/hèng

“横”字的古汉语解释

héng

1.形容词 与“纵”“竖”相对。《阿房宫赋》:“直栏槛。”

【又】动词 横着;成横状。《送友人》:“青山北郭,白水绕东城。”《阿房宫赋》:“烟斜雾,焚椒兰也。”

2.形容词 广远;宽阔。《岳阳楼记》:“浩浩汤汤,无际涯。”

3.动词 交错。吴均《与朱元思书》:“柯上蔽,在昼犹昏。”《〈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碧血飞。”

heng4

1.形容词 蛮横;残暴。《史记·吴王 濞传》:“文帝宽,不忍罚,以此吴日益。”

【又】祸害。《周处》:“义光人谓为三。”

2.形容词 出乎意料。《三国志·吴主五子传》:“遇飞祸。”

“横”国语辞典解释

héng

名词
1.遮門的欄木。《說文解字.木部》「橫,闌木也。」 清.段玉裁.注:「闌,門遮也。引伸為凡遮之稱。凡以木闌之,皆謂之橫也。」

2.與地平線平行、東西向的線條。與「直」「豎」「縱」 相對。例: 「縱橫交錯」《楚辭.東方朔.七諫.沈江》「不開寤而難道兮,不別橫之與縱。」

3.書法中由左而右的平筆。例: 「三橫一豎是『王』字。」

4.連橫的簡稱。為戰國時張儀所提倡的一種外交政策。與「合縱」 相對。《文選.賈誼.過秦論》「約縱離橫,兼韓魏燕趙宋衛中山之眾。」

动词
1.把直立的東西放平。《儀禮.鄉射禮》「上射揖進坐,橫弓卻手,自弓下取一個。」 宋.蘇軾〈赤壁賦〉:「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

2.瀰漫、籠罩。《文選.孔稚珪.北山移文》「風情張日,霜氣橫秋。」 唐.韓愈〈左遷至藍關示姪孫湘〉詩: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3.渡過、跨越。《漢書.卷八七.揚雄傳上》「上乃帥群臣橫大河,湊汾陰。」 唐.孟郊〈出門行〉:「參辰出沒不相待,我欲橫天無羽翰。」

形容词
水平的、東西向的。例: 「橫笛」「橫隊」 。唐.王建〈織錦曲〉:「窗中夜久睡髻偏,橫釵欲墮垂著扇。」 元.馬致遠〈夜行船.百歲光陰一夢蝶套.喬木查〉曲:「縱荒墳橫斷碑,不辨龍蛇。」


副词
1.水平的、東西向的。例: 「橫放」「橫行」「橫衝直撞」「橫渡大西洋」

2.雜亂的、交錯的。例: 「妙趣橫生」 。三國魏.曹植〈酒賦〉:「或顰蹴辭觴,或奮爵橫飛。」 唐.杜甫〈過郭代公故宅〉詩: 「壯公臨事斷,顧步涕橫落。」

hèng

形容词
1.放肆、粗暴、不講理的。例: 「蠻橫」「專橫」「橫政」 。宋.歐陽修〈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詞: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

2.意想不到的、不正常的。例: 「橫事」「橫禍」《儒林外史》第一九回:「二相公,你如今得了這一注橫財,這就不要花費了,做些正經事。」

“横”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戸盲切集韻韻會正韻胡盲切,𠀤音黌。
說文闌木也。
 又唐韻縱橫也。東西曰縱,南北曰橫。亦作從橫。
史記·蘇秦傳合從連衡。
漢書音義利合爲從,威權相脅爲橫。
 又呂覽·離謂篇失從之意,失橫之事。
關東六國爲從,關西爲橫。一曰以六攻一爲從,以一離六爲橫。
 又楚辭·招隱不知橫之與縱。
緯曰橫,經曰縱。
 又星名。
前漢·天文志王梁之旁有八星絕漢,曰天橫。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橫縣,屬琅邪郡。
 又學舍也。與黌通。
後漢·鮑德傳修起橫舍。
 又姓。
風俗通韓王子成號橫陽君,其後爲氏。
 又唐韻古音胡光切,音黃。
楚辭·九辯收恢台之孟夏兮,然欿傺而沈藏。葉菸邑而無色兮,枝煩挐而交橫。
 又集韻草名。
爾雅·釋草傅,橫目。
一名結縷。俗謂之鼓箏草。
 又集韻姑黃切,音光。漢門名。
 又集韻正韻𠀤戸孟切,衡去聲。不順理也。
孟子待我以橫逆。
前漢·吳王傳吳王日益橫。
 又卜兆名。
前漢·文帝紀卜之,兆得大橫。
 又唐韻集韻𠀤古曠切,音桄。盛氣充滿也。
禮·樂記鐘聲鏗鏗以立號,號以立橫,橫以立武。
 又類篇俎跗,橫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