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文言文意思
“弦”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弦(简繁同形)
拼音:xián
“弦”字的古汉语解释
xián
1.名词 弓弦。《中山狼传》:“捷禽鸷兽应弦而倒者,不可胜数。”
2.名词 乐器上发声的弦。《琵琶行》:“转轴拨弦三两声,示成曲调先有情。”
3.名词 弦乐;音乐。《琵琶行》:“举酒欲饮无管弦。”
4.动词 弹奏音乐。《阿房宫赋》:“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5.名词 弓弦形的月亮。农历初七、初八日月亮缺上半,像弦在上的弓,叫上弦;农历二十二、二十三日月亮缺下半,叫下弦。
【弦歌】弹琴歌唱,指礼乐教化。
“弦”国语辞典解释
xián
名词1.緊繫在弓上的索、線,具有彈性。即弓弦。例: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史記.卷一〇九.李將軍列傳》:「度不中不發,發即應弦而倒。」
2.張於樂器上的絲、線,可用於彈奏發出樂音。例: 「琴弦」 、「箏弦」 。
3.半圓形的月亮。例: 「上弦」 、「下弦」 。唐.杜甫〈初月〉詩: 「光細弦初上,影斜輪未安。」
4.弦樂或弦樂器的簡稱。例: 「弦歌不輟」 。晉.王羲之〈三月三日蘭亭詩序〉:「雖無絲竹管弦之盛。」
5.數學上指圓或曲線上任意兩點的連接線段。
6.姓。如春秋時鄭國有弦高。
7.比喻妻子。例: 「斷弦」 、「續弦」 。
动词
1.彈奏弦樂器。《莊子.讓王》:「上漏下溼,匡坐而弦。」
2.彎曲。《易經.繫辭下》:「弦木為弧,剡木為矢。」
xián
名词1.裝於樂器以彈奏發聲的絲、線。同「弦」 。唐.李商隱〈錦瑟〉詩: 「錦瑟無端五十絃,一絃一柱思華年。」
2.弦樂器。同「弦」 。三國魏.嵇康〈聲無哀樂論〉:「故哀思之情表於金石,安樂之象形於管絃也。」
3.音調、音律。唐.李頎〈聽董大彈胡笳聲兼寄語弄房給事〉詩: 「先拂商絃後角羽,四郊秋葉驚摵摵。」
4.比喻為妻子。參見「續絃」 條。
“弦”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正韻戸田切集韻韻會戸千切,𠀤音賢。說文弓弦也。从弓,象絲軫之形也。
儀禮·鄕射禮有司左執弣,右執弦而授弓。
又半月曰弦。
釋名弦,半月之名也。其形一旁曲,一旁直,若張弓施弦也。
前漢·律歷志淳于陵渠復覆太初歷,晦朔弦望皆最密。
又國名。
春秋·僖五年楚人滅弦,弦子奔黃。
註弦國在弋陽軑縣東南。
又姓。
廣韻風俗通云:弦子後。
左傳·僖二十三年鄭商人弦高。
哀四年齊𨻰乞弦施救范氏。
哀十一年使問弦多以琴。
又脈數曰弦。
史記·倉公傳脈長而弦。
又弦蒲,弦中,皆地名。
前漢·地理志正西曰雍州,藪曰弦蒲。
註在汧縣,又雍州山北有蒲谷鄕弦中谷。
又與絃通。
禮·文王世子春誦夏弦。
樂記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
“弦”形意通解
略說: 從「弓」,象絲軫之形,本義為弓弦。詳解: 從「弓」,象絲軫之形,本義為弓弦。《說文》:「弓弦也。从弓,象絲軫之形。凡弦之屬皆从弦。」《儀禮‧鄉射禮》:「有司左執弣,右執弦而授弓。」
「弦」可表示安上弓弦。《易‧繫辭下》:「弦木為弧,剡木為矢。」
「弦」也表示樂器上用以發聲的線。一般用絲線、銅絲或鋼絲製成。《禮記‧樂記》:「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
「弦」還指弦樂器。《淮南子‧原道訓》:「建鍾鼓,列管弦,席旃茵,傅旄象。」高誘注:「弦,琴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