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祗”文言文意思
“祗”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祗(简繁同形)
拼音:zhī
“祗”字的古汉语解释
zhī
动词 恭敬。《荀子·非十二子》:“案饰其辞而祗敬之。”
zhǐ
副词 仅仅;只。柳宗元《敌戒》:“废备自盈,祗益为瘉。”这个意义又写作“祇”、“衹”、“秖”。
“祗”国语辞典解释
zhī
副词1.恭敬的。例: 「祗頌學祺」 、「祗請尊安」 。《南史.卷四〇.黃回傳》:「回既貴,祗事戴明寶甚謹。」
2.適、僅、只。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詩: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祗相似。」
“祗”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旨夷切。集韻韻會烝夷切正韻旨而切,𠀤音脂。
爾雅·釋詁敬也。
書·大禹謨祗承于帝。
周禮·春官·大司樂以樂德敎國子,中和祗庸孝友。
正譌从示,氐聲。見神示則敬。會意。
正字通與祇通。郝敬曰:祗从氏下一,韻書別出,其實同。
“祗”形意通解
略說: 此字釋形尚未有定論。一說早期金文象兩「甾」相抵之形,兩「甾」之間或有物墊之,是「抵」或「底」的本字(郭沫若)。詳解: 此字釋形尚未有定論。一說早期金文象兩「甾」相抵之形,兩「甾」之間或有物墊之,是「抵」或「底」的本字(郭沫若)。
晚期金文下部訛變為「而」。按此字釋讀為「祗」的依據是三體石經祗字與早期金文形體相同。一說甲骨文象樹木枝葉茂盛、舒展之狀,是「祁」的本字(張亞初),《廣韻》:「祁,盛也。」
甲金文皆讀作「祗」,表示敬也,中山王方壺:「祗祗翼翼,卲告後嗣。」「祗祗」表示恭敬之貌。《說文》:「祗,敬也。从示氐聲。」《爾雅.釋詁》:「祗,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