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絷”文言文意思
“絷”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縶简化方式:偏旁类推
拼音:zhí
“絷”字的古汉语解释
zhí
1.动词 用绳索拴住马足。屈原《九歌·国殇》:“霾两轮兮絷四马。”
2.名词 拴马踉用的绳索。《诗经·周颂·有客》:“言授之絷,以絷其马。”《左传·成公二年》:“韩厥执絷马前。”
3.动词 拘禁;束缚。《左传·成公九年》:“南冠而絷者谁也?”
“絷”国语辞典解释
zhí
动词1.拴住馬腳。《廣韻.入聲.緝韻》:「縶,繫馬。」 例: 「縶馬」 。
2.捆綁、繫絆。《莊子.秋水》:「東海之鱉,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縶矣。」 宋.洪邁《容齋續筆.卷一二.無用之用》:「今夫飛者以翼為用,縶其足,則不能飛。」
3.拘囚、監禁。漢.李陵〈答蘇武書〉:「昔蕭樊囚縶,韓彭葅醢。」
名词
繫馬的韁繩。《左傳.成公二年》:「韓厥執縶馬前,再拜稽首。」 唐.柳宗元〈答問〉:「而又裹以罪惡,纏以羈縶。」
“絷”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集韻韻會𠀤陟立切,音執。玉篇縷也,相縶也,連也。
類篇繫也。
詩·小雅縶之維之。
傳縶,絆也。
禮·月令游牝別羣,則縶騰駒。
又左傳·成九年南冠而縶者,誰也。
註縶,拘執。
又韻補質涉切。春秋,盜殺衞侯之兄縶,公羊榖梁作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