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卮”文言文意思
“卮”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卮(简繁同形)
拼音:zhī
“卮”字的古汉语解释
zhī
名词 古代盛酒的器皿。《战国策·齐策》:“乃左手持卮,右手持画蛇。”《鸿门宴》:“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卮”国语辞典解释
zhī
名词1.古代盛酒的器具。《史記.卷八.高祖本紀》:「高祖奉玉卮,起為太上皇壽。」 宋.蘇軾〈南鄉子.寒雀滿疏籬〉詞: 「忽見客來花下坐,驚飛。蹋散芳英落酒卮。」
2.量詞。古代計算酒器所裝液體的單位。相當於「杯」 。《初刻拍案驚奇》卷六:「官人感夫人盛情,特備一卮酒謝夫人。」
“卮”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韻會章移切正韻旨而切,𠀤音支。說文圜器也。一名觛,所以節飮食。
玉篇酒漿器也。受四升。
前漢·高帝紀上置酒未央宮,奉玉卮,爲太上皇壽。
又文中子·守弱篇三皇五帝有觀戒之器,命曰侑卮。
註𢽽器也。
莊子·寓言篇卮言日出。
註酒器滿則傾,空則仰,比之于言,因物隨變也。
又史記·貨殖傳巴蜀,地饒卮薑。
註徐廣曰:音支,煙支也。
又韻會或作巵。
集韻亦作觶𧣨。
又集韻丘奇切,音𢽽。器名也。卮言日出。李軌讀。